晴時多雲

<制震宅>有用嗎?結構專家:若無定期檢修 反成破壞壓力

2018/04/16 06:00

地下樓層放置橡膠隔震器,隔震器使用橡膠會有老化與硬化問題,必須定期檢修。(資料照)

記者徐義平/專題報導

地下樓層放置橡膠隔震器。(資料照)

近年地震頻傳,甚至多次發生震度超過6級以上的大地震。專家提醒,除一般住宅須檢視地震過後的結構外,訴求制震、隔震的抗震建物,更應該進一步檢視相關制震器、隔震材料是否損壞,否則可能無法達成抗震效果,反而加重結構體的破壞。

制震須達1/3樓層 隔震須每根樑柱裝設

結構專家表示,通常訴求制震的建物,制震器所裝設組數的樓層須達總樓層的2分之1至3分之2,也就是地上18層建物需要9至12樓均裝設制震器;隔震則必須每根梁柱都要裝設隔震設施,若沒有達到上訴要求,訴求制震與隔震的抗震宅,頂多僅是廣告效果,對於結構體並沒有太大助益。

結構技師表示,依照目前行情,制震臂一支行情約20萬元起跳,隔震墊一組則要價100萬元,未來汰換也是相當大的成本。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婁光明則說,所謂的隔震,是指將地震波隔離,讓上部建物搖晃加速度減少,若隔震做得好,室內陳列骨董不容易傾倒破損,此項設計費用相較制震便宜。

目前主要工法為在主建物低樓層或是地下樓層放置橡膠隔震器,主要分為無鉛心、有鉛心以及阻尼橡膠,另有圓弧摩擦型。不過,根據日本橋樑裝設隔震設備報告,因空氣中有水氣以及鹽分,會導致隔震器使用的橡膠具有老化與硬化問題,定期檢修是必要安排,因此,檢修經費也是一筆固定支出。

檢修須事先規劃 汰換更是大工程

另外,隔震器還是有耐用年限,加上體積龐大,又裝設至地下室居多,未來汰換上勢必為一項大工程外,汰換經費也是社區住戶須事前規畫與思考的問題。至於隔震器的使用年限,婁光明坦言,因為台灣目前沒有相關法規,無法評估年限究竟有多長,但根據日本經驗,針對制震企設計審查、實體實驗,以及定期檢修的大數據,若未發生6級以上的大地震,通常幾10年內應該不至於有太大問題。

另一種抗震建物則是強調制震工法,通常分為制震壁與斜撐阻尼器,而且建物設計階段便要先計算承載以及制震器的規劃;此外,制震器裝設的位置若太靠近樑柱,可能因為硬力問題導致局部破壞,且早期多數制震器是由水泥包裹在內,歷經6級以上大地震後,根本無從檢視是否受損,因此挑選此類型建物時,建議詢問建商是否有預留檢修孔以及規劃未來的檢修程序。

建物本身結構不好 再多制震器也沒用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制震器裝在正確位置、數量越多通常效果越好,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市面上制震宅或隔震宅,往往會把造價成本反應在房價上,售價就會比其他建案高,但現在消費者選房子多半買低不買貴,因此有的建商就寧願蓋一般的RC結構、走價位平實路線,或是只裝1至3樓便號稱「制震宅」。

制震大多是裝設阻尼器、制震壁或斜撐等等,而隔震則是在基礎結構上安裝隔震墊,達到消能的作用,降低上方建築物的攞動。通常隔震的造價成本較高且效果較好,但民眾買房時毋須陷入制震、隔震的迷思當中,因為只要按法規施工,房子本身結構就有足夠保障,若房子本身蓋不好,裝再多制震器恐怕也沒什麼用。此外,無論是制震或隔震,都必須定期時或在大地震後進行檢修,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不然就會淪為裝飾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