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警檢舉專線 0911-511-111 反簡訊詐騙

2005/08/23 06:00

簡訊轉至165查證

〔記者黃敦硯╱台北報導〕手機簡訊詐財一直是詐騙集團慣用的伎倆,警政署昨天推出新措施反制,特別提供「0911-511-111」檢舉特別號碼,呼籲民眾如果收到疑似詐騙集團所發送的詐騙簡訊,撥「0911-511-111」將簡訊轉送至「165反詐騙中心」,一旦確認簡訊有不法目的,當即斷話。

警方也提醒民眾,因政府經費有限,轉送簡訊的費用必須請民眾自行負擔,一通簡訊的費用約1至3元,警方呼籲民眾一同加入打擊詐騙集團的行列。

可電詢是不是詐騙

165反詐騙中心說,如果民眾不確定所轉送的簡訊是否為詐騙集團所為,可於轉送出簡訊後,於1至3天後,再去電165查詢。

警方表示,所以會需要1至3天不等的天數,是取決於電信業者斷話的速度而定,依照165專線今年7月份統計資料顯示,各電信業者斷話時間不一,最快的只需2個小時便完成作業,而最慢的業者,需要3天又2個小時才能斷話,當電信業者斷話後,165的電腦系統便能依此查詢是否為詐騙電話,再將結果告知民眾。

據了解,詐騙集團都是採取亂槍打鳥方式,大量傳送詐騙簡訊給民眾,而簡訊的詐騙內容五花八門,如「退保證金」、「信用卡費催收」、「色情應召」、「假中獎通知」等。

直撥手機簡訊轉發

警政署特別於今年7月初,多次邀集國內電信業者,研商防制簡訊詐欺犯罪方式,最後決定由中華電信提供一組簡訊特碼「0911-511-111」,當民眾接獲疑似詐騙簡訊時,直接操作手機按鍵「簡訊轉發」至上列簡訊特碼,即可由165的「反詐欺專線電腦資訊系統」接收。

165立即會有專人進行查證,一旦確認是詐騙簡訊,便通知電信業者將簡訊中所留電話加以斷話,不讓民眾上當,更可增加詐騙集團犯罪成本。

另一方面,165也會分析詐騙簡訊中常使用的「關鍵字」,例如某某投資公司,再交給各電信業者自行過濾所有經由該公司系統發出簡訊,一旦發現便進行攔截,使詐騙簡訊無法發出去行騙。


洩密?才去電檢舉 即遭騷擾

〔記者劉遠裕、黃敦硯╱綜合報導〕刑事警察局昨天中午才剛對外發布,利用檢舉號碼「0911-511-111」,檢舉詐欺簡訊,隨即就有民眾打電話到台北縣刑警隊,指控自己檢舉詐騙簡訊後竟馬上遭到詐騙集團騷擾,懷疑警方有洩密的嫌疑。

165表示不可能外洩

對此,165反詐騙專線表示,165專線辦公室設於門禁森嚴的保一總隊內,且所有相關網路都是封閉、不對外連線的,不可能發生資料外洩,比較可能的情形是,詐騙集團發現伎倆被拆穿,一時惱羞成怒而騷擾當事人。

台北縣警局刑警隊經濟組昨天中午接到黃先生來電,他說,早上開車上班時,從警廣聽到刑事警察局有提供檢舉詐欺簡訊的服務,即拿起手機將剛收到的2封詐騙簡訊傳到該號碼。

5個小時騷擾不斷

黃某表示,傳完沒5分鐘,就接到佯裝某政府機構的女子要索取他的基本資料,但隨即被其識破並掛斷,結果接下來的5個小時就不斷接到陌生男子的電話騷擾,一打來劈頭就是「問候你父母」,接連打了10幾通,讓他感到不勝其擾。

黃某事後查詢到北縣刑警隊也有諮詢詐騙服務,馬上就撥電話到經濟組,並不悅的表示「才剛檢舉就被騷擾,一定是警方洩密」。

不過,員警表示,應該是詐騙不成心生不滿,所以才改成電話騷擾,要男子不要太在意。

警方籲勿正面衝突

台北縣警局刑警隊經濟組長許清事說,若真遇到詐騙,不建議民眾「自作聰明」;他曾聽過有男子自以為聰明耍了詐騙集團,結果反被恐嚇取財,最實際的方法,還是提供顯示來電和帳戶,讓警方加以警示並凍結。

警方建議,民眾接到詐騙集團電話時,就算拆穿他們的西洋鏡,也不要與其發生正面衝突,以免激怒詐騙集團做出一些不斷去電騷擾或「代訂披薩、便當、瓦斯」舉動,橫生困擾。


防詐 忌貪多查證

〔記者姚岳宏╱台北報導〕這幾年來,以手機簡訊詐騙的行為實在猖獗,民眾損失金額估計已達百億元以上,嫌犯以亂槍打鳥的方式,手法推陳出新,使得民眾防不勝防,因此如何反制這些詐騙集團,已成為新興的全民運動。

幾年前,詐騙集團發手機簡訊給被害人,佯稱要核退稅款或電話費,要被害人利用提款機轉帳方式辦理,等依嫌犯指示輸入「密碼」後,詐騙集團謊稱前次操作失敗,要求重新輸入「密碼」,結果被害人戶頭內的存款,反而被轉匯到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存款遭提領一空。

由於歹徒利用人性的貪念甚至恐懼等弱點,想出各種理由詐騙,於是陸續出現了中獎通知、信用卡資料外洩、販賣低價商品及恐嚇勒索等詐騙手段,民眾稍有不慎,即有可能中招。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不合情理的退稅、低價促銷或是中獎通知,明眼人一看,其實漏洞百出,民眾只要把握「勿貪」及「查證」兩原則,就不會讓不肖之徒有可趁之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