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話題》跨境網購 動輒侵權、外洩個資
跨境網購示意圖
〔記者謝君臨、黃欣柏/台北報導〕網路無遠弗屆,跨境網購也成為國人常見的消費管道之一,但方便之餘也衍生爭議,例如高居我國跨境購物管道之首的中國「淘寶網」,就曾傳出不少消費糾紛;更讓人憂心的是,國人此類消費以服飾與3C產品為大宗,但近來已有人因此吃上違反著作權法、商標法等官司,此外,跨境網購也潛藏個資外洩等疑慮,其背後風險不可不慎。
輕者觸法 重者洩漏國家情報
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統計,去年國人每十次消費中,就有四.五次採網路購物,比例與實體購物已相差無幾,而在所有跨境網購管道中,又以中國「淘寶網」及「天貓商城」佔六十九.五%為最大宗,但同時也有高達四十一.四%民眾擔心,萬一有消費糾紛將求助無門,凸顯國人對中國網購可謂「又愛又恨」。
事實上,中國購物網站的假貨、盜版爭議的確層出不窮,例如淘寶網就曾因此在二○一一年、二○一六年及今年初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列入「惡名市場」,甚至連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抽查結果,也顯示淘寶網產品合格率僅三十七.二五%,重重打臉淘寶創辦人馬雲所謂「淘寶網沒有假貨」一說。
買到假貨事小,跨境網購的資安與法律風險或許才是最大隱憂,以3C、服飾等主流網購商品為例,有網友發現,淘寶網上賣的低價硬碟不少是二手翻新品,可能被植入病毒或是惡意程式伺機盜取買家存取的資料。
調查局也即曾查獲一案例,民眾買來的全新硬碟內竟帶有木馬程式,會自動把資料上傳到中國北京某網站,輕則民眾個資外洩,重則國家重要情報可能因此流出,此外,也曾有民眾上網購買機上盒回家看片,卻因該機上盒具點對點分享功能,吃上著作權法官司。
二手當新品 出意外求助無門
又如國內一名三十歲吳姓男子,去年從淘寶網大量購買比台灣售價便宜的superdry「極度乾燥」、NIKE、Adidas等知名品牌服飾,再轉售他人牟利,吳男以為撿到便宜,事後才發現這些商品全是仿冒品,最後他也被警方逮捕,依違反商標法送辦。
除了資安、侵權等疑慮外,安全問題也是跨境網購的罩門,例如我國民眾幾乎人手一個的「行動電源」,因具有一定使用風險,在台販售前必須先經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的檢測、認證,雖然民眾可輕易從對岸網站撿到便宜,但安全性毫無保障,且萬一發生意外也不易求償,恐怕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