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星期專訪》吳明敏︰強化產銷履歷 預算不應再給花博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吳明敏(資料照,記者 劉信德攝)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吳明敏(資料照,記者 劉信德攝)

2011/06/13 06:00

記者鄒景雯/專訪

食品安全問題重創台灣國際形象,中興大學名譽教授吳明敏受訪指出,為了重建台灣品牌信譽,並且讓國人食的安心,強化履歷制度勢在必行,但荒謬的是,未來三年農委會仍將每年補助台北市政府二.二一億元,但今年馬政府農糧署編列的產銷履歷預算卻僅有八千多萬元,農糧署實不應再繼續補貼花博預算。

他同時強調,馬總統未來如果又要展開Long stay,應該先就十二項農業支票大跳票的問題向農民道歉,而不該又開新支票。

記者問:食品安全議題最近引起國人高度重視,你對政府的作為有何建議?

產銷履歷預算 遠遠不及花博

吳明敏:馬總統最近指示要做好源頭管理,擴大檢驗範圍,建立履歷制度等十點裁示。先談有關建立履歷制度的問題,我們看看馬政府農委會農糧署今年的預算,吉園圃標章七千萬元(二○一○年一億元),有機農業一億四七六六萬元(二○一○年一億六四四○萬元),產銷履歷八二五○萬元(二○一○年八五六○萬元),不但都比上年度減少,其中產銷履歷所列的展售促銷經費還拿去用到吉園圃與有機農業的驗證費用,因此真正做產銷履歷的更少。若拿政黨輪替前的產銷履歷預算做比較,二○○八年是一億七一八三萬元,很明顯,馬政府執政後產銷履歷的預算大幅減少,且逐年下降。

同時,產銷履歷一部份預算編入精緻農業健康卓越計畫項下,其中推動蔬菜及雜糧特作產銷履歷計畫,今年比上年度少了三十七.五%,吉園圃標章與有機農業計畫合計比上年度也少了六十五.五%,這就扯了。

但是反觀花博,繼二○○九年編列十九.五億、二○一○年九億元,本來農委會在今年仍要編六.六三億元預算補助,但可能擔心影響大選,因此在立法院由丁守中領銜提案,改為從二○一二年至二○一四年分年編列,作為花博展後至少三年持續花展的維持經費。因此未來每年還要編二.二一億元給台北市政府。這個數字比前述的吉園圃、有機與產銷履歷都來得多,反差會不會太大?

二○○九年的預算,是二○○八年編的,二○○八年是台灣景氣最差的時候,馬政府竟然決定由農委會一共要補助花博三十五.一三億元(原三十六.一三億元),逐年把錢拿給台北市政府,我認為這與五都選舉布局不無關連,現在花博舉辦後,門票等營收都歸台北市政府,為什麼不能自主財源?而且北市的中央總預算分配相對優渥,何以還要拿農政預算去補貼?既然食品安全問題現在這麼迫切,為什麼不能重新調整?

CAS協會 教練同時兼裁判

另外有一點,大家應該共同關切,有個單位叫做CAS協會(財團法人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農委會在今年度補助其六一二○萬元,因此同年度的七千萬大部份都跑到這裏去了,另外它也拿了衛生署補助的六八一萬元,所以這個單位的年度預算就接近七千萬。這個單位最大的問題是,它是做CAS的輔導,同時它也發驗證的證明,因此它是教練,同時也是裁判,我認為這是台灣CAS農產品不安全的根本,這實在太不應該了。這個組織應該做全面的檢討,畢竟CAS牽涉到國家的大戰略,是否應由一個財團法人來做?誰去監督它?

馬總統現在才說要建立產銷履歷,為什麼民進黨二○○七年所提的產銷履歷(TAP),馬政府上台後三年執行成績這麼差?產銷履歷最大的問題之一是沒有做宣傳,TAP是什麼?很少人知道。二○○八年馬政府為了減少產銷履歷之推動提出了所謂的三原則,這三個原則是外銷國家有要求、通路有保障、有食品安全疑慮才做產銷履歷,非常被動。而且為什麼國外要履歷國內不必?外國人比較值錢嗎?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馬政府最近的檢討也指出,TAP產品在網路上還好,但在傳統市場則缺乏價格誘因,這問題出在既然消費者不知道TAP,當然賣不到好價格,因此農民沒有推動意願,馬政府近日才說要加強行銷與宣導。

源頭管理範圍 應納入進口貨

至於馬總統所謂源頭管理、擴大檢驗範圍這部分,請把進口這一塊加進來。以進口農產品為例,許多來自中國、泰國和越南等開發中國家,二○一○與二○○九年比較,這些國家分別增加了二十.四%、二十二.五%、三十九.八%,這些農產品及加工食品充斥國內,國人幾乎毫不知情。

對原產地標示的要求,立委潘孟安曾經提出農產品標示法草案,但是農委會去年十二月反對,認為現行國內農產品、原產地及地理標示,皆已有相關法令,為避免疊床架屋,因此不需要。事實上,法律千萬條,徒法難以自行。最近立法院準備三讀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但如果不從生產源頭控管,力阻劣質產品於邊境,任何治標做法都是空談。

問:最近你批評馬蕭農業政見跳票,農委會有所辯駁,你的解釋又如何?

吳:農委會首先質疑我九十萬公頃棄耕的數字是從哪裡來,這個數字是農委會今年五月十日召開全國糧食安全會議上林國慶提出的,他指出台灣目前休耕面積為二十.九萬公頃,棄耕面積也達九十萬公頃,政府必須正視此問題。

第二點有關口蹄疫,早在二○○七年馬蕭就在競選承諾中白紙黑字寫著執政兩年後要把口蹄疫消滅,恢復為非疫區。然而,台灣在一九九七年三月發生豬隻口蹄疫疫情後,二○○三年五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已公布台灣為使用疫苗的非疫區,二○○八年政黨輪替前,更進一步確認我國已達口蹄疫非疫區標準。澎湖等部分縣市已經拔針。現在三年多已經過去,馬蕭支票非但沒兌現,今年三月澎湖、新竹、四月台南等均發生口蹄疫,目前恢復全面施打疫苗,口蹄疫防疫大退步,這是事實。

水果輸中增 無助減全球逆差

農委會又說,「馬政府持續拓展台灣農產品行銷大陸市場,兩岸貿易逆差自二○○七年的二.八億美元縮小為二○一○年的一.三億美元,其中新鮮水果出口中國大陸更由二○○七年的一九六萬美元,增加到二○一○年的一○二二萬美元 ,顯見兩岸直航及ECFA對農產品出口已有正面效益」,這是誤導國人。事實是,水果對中國出口確實有增加,但農委會花了多少預算去做促銷不知道,同時中國的買方許多是對台辦公室、省級政府或國營事業集團;第二,只從中國看,逆差(二○○七年是負三五五七萬美元,二○一○年負二二○九萬美元)是縮小,但從全世界來看,水果的逆差(二○○七年是負三億八六八五萬美元,二○一○年負四億六九九○萬美元)卻是擴大,對全世界貿易逆差的擴大遠遠大於對中國貿易逆差縮小的數字。

我要強調的是,整個對中國的政策,由於資金、技術與人才過去了,在中國種了許多水果去搶台灣的國際市場,而台灣的市場同樣被搶,「出賣水果」不能只看中國市場的增加,要看台灣對全球的總量,這其中包括中國在內。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說學者應本於學術專業及社會良知,他可以說我哪一點不對,我幫忙國家進步,怎可以說我沒有良知?我要求公開辯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