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曙光:首艘國造潛艇10/1泊港測試 明年底前交付海軍
日經亞洲(Nikkei Asia)14日報導,國安會諮委、總統府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受訪透露,台灣第一艘國造潛艦在9月28日下水測試之後,10月1日就會開始展開泊港測試(HAT)、並預定明年4月1日前完成,之後便開始出海測試(SAT),期待明年底之前就能把此首艘國造潛艦交給海軍。(資料照)
首次上稿 09-14 21:21
更新時間 09-15 09:15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日經亞洲(Nikkei Asia)14日報導,國安會諮委、總統府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受訪透露,台灣第一艘國造潛艦在9月28日下水測試之後,10月1日就會開始展開泊港測試(HAT)、並預定明年4月1日前完成,之後便開始出海測試(SAT);SAT沒有時間表,但期待明年底之前,就能把此首艘國造潛艦交給海軍。
國造潛艦如期將於9月28日下水,外界關注後續艦是否能夠順利推動量產,但日前送至立法院的113年度國防預算書,並未公開國造潛艦後續艦相關預算,國防部本週公布「112年國防報告書」對潛艦國造的說明僅有1句話,引發外界關切。
黃曙光接受日經訪問時強調,建立一支強大潛艦艦隊,可封鎖中國海軍進入兩大戰略水道,即台灣東北海域東海以及南方巴士海峽,進而防止中國包圍台灣的任何企圖。
報導說,台灣現行只有2艘運行的潛艦,2艘都由荷蘭設計、建造於1980年代末,先前在國內挑戰和中國壓力下,使得台灣自主建造潛艦困難重重,直到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啟動此一「國艦國造」宏心計畫,並賦予黃曙光等人取得必要技術和裝備的任務;現在看來,台灣即將取得突破進展。
黃曙光說,台灣首艘國造潛艦將是柴電型並配載MK-48型魚雷,之後將生產另外7艘,加上現行2艘,使艦隊達到10艘;這支艦隊將有能力切斷中國海軍補給與支援,即便中國軍艦來到台灣東部外海。
黃曙光表示,藉著阻止中國包圍台灣、或中斷包圍,將有效遏阻中國解放軍接近「第一島鏈」,如此就能讓日本、美國和其他理念相近國家,有更多空間運作和支持台灣,「中國攻擊拖得越久,它就面臨越糟局面,因為世界、包括日本在內,將更可能介入」。
黃曙光並力促美國、日本、菲律賓與台灣應設立聯合通報機制,以「分享我們個別收集到有關中國在本區海、空的軍事活動資訊」,以對抗中國日益擴大的軍事威脅;他警告,一旦中國有能力包圍台灣,台灣可能就會失去,屆時中國軍事力量能進入太平洋,直接切斷日韓商業、石油進口、貿易的生命線,能完全在整個南海為所欲為。
黃曙光並引述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名言,「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改述為:「台灣安全,日本就沒事」,並指出「一旦台灣被拿走,日本發展和生存將面臨相同危險」,俄羅斯、北韓與中國將會對日本及南韓帶來直接威脅。
黃曙光說:「中國一旦發動重大攻擊,將會依賴俄羅斯向東海派遣海軍,阻擋日本、美國的支援。他們將會希望孤立台灣,並速戰速決完成攻擊」、「台灣不能被中國從各方包圍,否則的話,我們就完了」;此時,台灣國造潛艦就能發揮作用,一支強大潛艦艦隊,將可防堵中國海軍進入此兩個水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