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二二八到客家文資 陽明交大再次傷害台灣史

◎ 賴彥丞

二月底,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稱「二二八是政治提款機」之謬論傷害了不少政治受難者家屬;如今四月底,校方高層勾結財團而意圖在有近三百年歷史的客家文資「六張犁古蹟群」的客家文化學院校地內興建大型商辦大樓,對於本就瀕危的客家本土文資保存又是一記重傷。

新竹縣是客家文化的重鎮,是全國客家族群分布比例最高的縣市,位於該縣竹北市的陽明交大六家校區的客家文化學院,走進院內立刻讓人沉浸於客家人文風情之美。遺憾的是,陽明交大校方以產學合作之名而行傷害文資保存、放任企業掏空大學自主之實,且在未經任何與該院師生及在地社區居民的討論與評估,就意圖送交校務會議強渡關山,而引發從院內師生到文化界的強烈反彈。

本案的深層爭議,在於從過往交大到合校一路以來,固然以理工科技領域見長,卻也長期忽視社會學門與人文精神的重要,「重理工、輕人文」的辦學態度一直成為校內的隱憂,就如同充斥理工生的體育啦啦隊卻缺乏歷史感,而挑在二二八當天辦校外「歡樂大遊行」,生化領域出身的校長吳妍華談太陽花學運時卻說「沒把交大學生教好」。

交大校內跟電子大廠的產學合作有很多,但部分理組的教育高層與企業主管往往過分著重所謂的效率與利益,卻把有感情的人都當成機器而忘了「人性的溫度」,或者忽視文史的人、事、物本身的無形資產價值。科技的發展如果未能兼顧人文關懷,恐怕終將反噬人類,對全球文明與自然環境恐會釀成無法回復的災難。

猶記三月初林奇宏校長的續任案在校務會議通過時,林校長在學校官方社群粉專還承諾「不會忘記陽明交大在人文社會領域的優勢」、「會持續重視校內師生意見並積極暢通校內溝通管道」,這些「連任感言」如今顯得諷刺!整起在客家文化學院的蠻幹爭議,將一個有三千多名員工的公司企業總部,硬塞給一個只有五百五十名師生及諸多古蹟聚落的小校地,完全忽略一所頂尖大學對於師生權益與的校園「空間正義」的維護,也喪失對文資保存和周邊社區的社會責任。

文資保存本就不易,一旦受影響就往往無法復原;校園的本質是為了教學研究,而不是拿校地來圖利特定財團,人社學門師生不該成為陽明交大的次等公民,還請校方高層懸崖勒馬。

(作者是陽明交通大學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