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書店困境待政府解圍

◎ 王岫

近日「書店訪視委員不買書,遭文化部停職」以及「社群媒體分潤擱淺,平面媒體衰退」等兩主題受到討論。看似不同的主題,其實有點關聯,這關聯點就在政府。

書店訪視委員說他不買書,因為他都到圖書館借書。其實許多人也這樣,現在除非二手書,書價不算便宜,若非急需,能在圖書館借就借吧!問題在他是書店訪視委員,沒有提出如何改善或建議的方法,卻講出對書店不太友善的話,當然引起不少書店業者的撻伐。

出版業產值和書店業績不斷下滑,已將近廿年了,這似乎是網路時代的趨勢。出版業以減少出書或提高書價因應,書店則採複合式經營,多辦活動、兼賣咖啡、餐飲來度過危機。這幾年,出版業和書店唉叫歸唉叫,也都免強撐過。倒是圖書館越來越大強大,號稱最美麗的圖書館一間一間地落成,政府也挹注大量經費購買圖書或電子書,連學者、教授晚年想贈書給他們,也常遭婉拒,就可知圖書館的書很多。但大家若都到圖書館借書,自然影響到出版業和書店的生意,故政府也仿效起源於西元一九四○年北歐國家,最早由丹麥於一九四六年實行的「公共出借權」制度,就是民眾每向圖書館借閱一本書,就由政府補貼該書的作者與出版社一定比例的經費。台灣三年前起,由兩大國立圖書館先行試辦,但目前成效似不佳,有待政府再進行整合、研究改善。

社群媒體利用平面媒體內容,提供讀者縱橫時空,隨時使用的效果,賺得腦滿腸肥,報紙及雜誌等平面媒體,卻餓得瘦骨嶙峋,其道理就跟圖書館和書店、出版業者一樣,政府必須實施「公共出借權」,出面補助出版社和作者。但社群媒體是賺大錢的大象,政府不應自己花錢補助平面媒體,而須強迫國內、外社群體,訂定合約,每登載一篇內容取自平面媒體的文章或內容,也必須給付該媒體及作者一定的補帖經費,否則取消其在我國的發行權。

平面媒體受社群媒體之侵,銷售量大減,生存困難。作者稿費因而也卅多年不增反減,生活也困難,政府必須重視,也該出面交涉了,不能只當吃瓜人,不關其事似的。

(作者是前國圖編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