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比悲傷還更悲傷的剝削

◎ 張約翰

發生在去年十二月底的虐童致死案,由於犯行殘忍,卻是事隔三月經由網路爆料才為外界關注,再加上該案社工遭上銬示眾爭議、涉案嫌犯過往社群平台言行等插曲,變成全民關注、群情激憤的大事。

去年十二月正是總統大選激戰時期,新聞媒體與社群平台成天轟炸的都是藍白合、三黨候選人房地產訊息,沒有人將目光放在這個案子上。選後整個一月又是三黨不過半的權力競合、兩岸關係,此時涉案嫌犯已遭羈押,還是沒有人關注。二月,媒體與社群平台的焦點還是在立院院長、召委選舉,嫌犯的妹妹也到案羈押,也沒有媒體關心。

到了三月,輪到新科立委的問政水準變成焦點,但已經沒有大選以來三黨角力的聲量,而離內閣改組又當有月餘,此時已案發三個月、嫌犯已被羈押的虐童致死案突然成為新聞媒體與社群平台的討論中心,難道真是因為此案是史上最泯滅人性的案件?還是由於此案涉及雙北市府及中央部會,正好成為接續政治鬥爭的話題?

根據二○一五年十一月《遠見》報導,當年七月,台灣在六天之內發生五起兒少遭虐及殺子自殺案,五死一命危,全都在三歲以下;根據衛福部資料,二○一七年兒少遭虐死亡為廿九人,二二年為十四人,歷年都在兩位數。顯然這是個系統性的問題,也就是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承辦機構,都有待改善之處。如今此案的關注點卻是藍綠攻防,甚至歪樓到嫌犯在看守所的菜單——嫌犯吃什麼能解決兒虐問題嗎?

如果說系統性的問題每個環節都有責任,新聞媒體也是系統的一部分,也應該檢討自己。而在社群平台的用戶們,與新聞媒體同樣身為訊息傳播鏈的一環,也要對自己應負的責任有所了解—不要被新聞或社群貼文帶動情緒、導引到政治攻防變成兩極對立,使任何重大議題的討論陷入僵局。

兒少受虐致死已經是人間悲劇,而悲劇被拿來當做牟利的工具,更是悲劇中的悲劇。要減少對受害者的二度剝削,你可以把關注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的相關新聞上,至於那些試圖讓你變成激憤群眾的東西,就離遠一點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