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建立新詞彙 台灣母語的現代化

◎ 葉欣怡

語言須與時俱進,否則在現代生活中將難以使用,導致溝通困難,最終可能衰亡。因此,除了母語教育,須盡快建立新詞彙供大眾使用。

然而,我們心中對母語的偏見和自卑感是個困難點。可能認為母語只適用於描述過去的人、事、物。

語言學家劉賢承教授曾致函高雄捷運工程局,建議在台語播音時,應使用「輕鐵(khin-thih)」而不是轉換成華語。然而,工程局回應是「若直接音譯台語,易使旅客誤解。」但是,「輕軌」一詞起初不也是華語中的新詞嗎?為什麼台語必須永遠躲在華語的陰影下?

原民會與教育部自一○四年度起共同合作推動族語新創詞計畫,委由原民會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成立各族語「新詞創制小組」,以避免各原住民語言無法應對現代生活和溝通需求,造成斷層。近年,公視台語台也邀請專家學者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新興詞彙的適當台語用法,並建立詞庫供民眾查詢使用。建立新詞庫需跨領域合作,包括語言學家、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共同制定並推廣語言標準,以確保語言的一致性和溝通的有效性。

根據憲法對族群平等的精神,及「國家語言發展法」對國家語言的維護,我們不應只做表面文章,應真正創造新詞,並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使用及推廣,方能使語言得以生存。

(作者為台南種籽創意繪本手作坊負責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