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國立大學成立中醫系, 中醫界為何抗爭?

◎ 張鴻仁

二○二三年九月中,教育部終於核准第一所國立大學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成立中醫系,總名額卅名,立刻引發中醫界抗爭,相較於二○二二年九月,教育部核准清華大學、中興大學與中山大學的學士後醫學系,當時西醫界的反對力道,這波中醫界的抗爭,因適逢選舉,加上中醫界比西醫界團結,抗爭力道不容小覷。

教育部此一決定,個人高度肯定暨支持,對中醫界的反彈則願表同情,但若抗爭理由是因全民健保總額預算實施廿多年來,把中醫界未來發展像溫水煮青蛙般,一步步限縮,那麼中醫界要改變的應該是健保,而非醫學生的總額。如果增加未來中醫系的名額,仍有許多青年學子競相投入,則代表下一代對這個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中醫界豈不應大力支持才對?

回顧歷史,政府對於醫療人力供需的長期預測是非常不可靠的。一九七○年代,政府為了解決鄉村地區缺乏醫師的問題,成立國立陽明醫學院,每年招生一百廿名,當時經建會(現國發會前身)委託學術界進行「台灣未來醫師人力供需規劃研究」,結論是我國醫師人力到一九九五年就會飽和,公元兩千年就會過剩,幸好當時經建會不相信公共衛生界用醫師人口比就能推估出未來需求,所以未採納這個「醫師人力過剩」的推估。在那個年代,誰會想到十幾年後,我們會開辦全民健保?而健保開辦的”爆炸性需求”,若沒有當年成立一所新醫學院的遠見,今日如何能滿足民眾需求?

除了對醫師人數的推估評估不準確,對於「科別」的未來需求的推估更差,從陽明醫學院開辦的一九七五年,到全民健保開辦一九九五年,這廿年間,當時缺乏醫師的科別,主要是不直接看病的科別,例如:放射線、病理、麻醉及精神科,至於內外婦兒四科則是畢業生爭取的「四大科」,又有誰知道,健保開辦才滿十年就豬羊變色,過去炙手可熱的四大科居然變成四大皆空。

既然學術界對於未來人力的推估如此不準確,政府又如何能確保供需不失衡?因此,政府(或任何組織)決策時很重要的原則:「如果對未來的供需的估計是不準確的,那麼要問的是,過多或短缺這兩樣,何者的結果比較嚴重?」,今天設立的新中醫系,大約十年後才會影響供需,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口老化,各種慢性病的增加,對中醫的需求應該會增加,這一代醫師多屬戰後後嬰兒潮,這個世代已逐漸退出職場,二○三○年之後,全部屆滿六十五歲,能再貢獻給民眾的量能會急速萎縮;因此,未來供給不足的風險,遠遠高於供過於求。退一萬步,假設十年後真的供過於求,則每年多幾十個中醫師的社會問題,與因人口老化致民眾需求無法被滿足,兩個問題,何者嚴重?教育部的決定是正確的,中醫界要抗爭,應該是請行政院全面檢討全民健保的總額預算制,而不是請政府收回成命!

(作者是前健保局總經理、陽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