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逐漸脫離中國經濟暴風圈

中國經濟崩壞後,對台灣出現新的挑戰,就是滯留中國的台灣人激增,海基會接回安置人數明顯增加。從二○一九年到二二年,海基會接回安置的「台流」分別是四十四案、六十二案、六十七案與八十三案,今年光是一到七月就有六十案,導致海基會相關預算在六月提前用罄,必須以內部調整與募款等方式籌措,以完成後續相關業務。近來此事受到矚目與討論,對於政府是否應以全體納稅人的稅金幫助流落中國的台流返鄉,看法不一。而吾人更加重視的是,台流激增所反映的中國經濟走下坡,及其對台灣的衝擊與因應。

一九八○年代,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爬升,前景似乎一片光明,到處充滿淘金的機會;反觀台灣,在創造第一波經濟奇蹟後,遭遇勞動成本上升,土地飆漲、環保抗爭四起,似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困境,於是在語言、文字大致溝通無礙下,台商大舉西進,也帶去了大量的台幹。當時的台幹具有先進的經驗、技術、管理觀念,以及在叢林開拓的精神;而中國勞工則是初次接觸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技術上只有低階代工的能力,難以對台籍幹部構成威脅,那是台幹最風光的年代。然而,中國在吸引外資的同時,更希望透過政策優惠與學習西方技術培植本地企業,促成紅色供應鏈崛起,台商受到嚴重挑戰,台幹待遇不再優渥,逐漸被取而代之。近年這種情況日益明顯,而這些失去工作或者創業失敗的台灣人,遂由台商、台幹變成了台流,流落在異國的街頭。另一批台流則是受到中國統戰誘惑,而去闖蕩的年輕人。中國從馬英九時期即推出各種補助方案,並廣設青創基地,鼓勵台灣青年到中國創業,民進黨政府上台後,更有《惠台三十一項》、《惠台二十六項》出爐,祭出更多拉攏台灣年輕人的政策措施,確實吸引了部分人去中國。不過,這些惠台措施大抵口惠而實不至,導致許多對到中國打拚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在嚴苛的現實挑戰下創業失敗,又不願屈就低薪工作,也不願回台灣,於是產生了新一批的台流。由此看來,台流大抵可分為兩種︰貧病交加的台流與「西進的失意者」。而海基會與當地台商協會應協助其返台者,是第一類的台流;第二類失意的西進者,進退乃是自己的選擇,國家不必為其操心。

其實,愈來愈多的台灣人流落中國,是一葉知秋,意味著中國經濟寒冬已至,尤有甚者,在美中對抗與習近平極權及煽動民族主義的地緣政治風險下,台流激增與台商撤離中國,以及台灣對中國投資貿易下降,將成為普遍現象。這一切的癥結,習近平的極權統治,以及以基本教義路線取代務實的經濟發展,乃是中國經濟由盛而衰的轉捩點。最近英國《經濟學人》週刊以習近平為封面,檢討「習近平的失敗模式」,文章指出中國已陷入惡性循環,華爾街的「中國夢」也逐漸破滅。《經濟學人》直指中國經濟並未如預期復甦,反而是「步履蹣跚地從一個水溝跌入另一個水溝,隨著笨手笨腳的政策制定者(policy maker),面臨日益嚴峻的經濟挑戰,獨裁的中國政府正做出錯誤的決定」。換言之,中國在三、四十年的高速成長後,趨緩降溫本是常態,但習近平掌權後,對內強調「國進民退」、「共同富裕」、對外與俄羅斯結盟,意圖輸出數位極權模式,共同對抗民主陣營,則加速了中國經濟走上不歸路。而習近平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成為終身獨裁者,外行指導內行,以意識形態凌駕專業,則使得此一經濟崩壞更加不可逆轉。

當中國日趨威脅性,經濟變成其政治武器之一,與中國經貿往來已變成一種風險,而非單純的市場機制,尤有甚者,其經濟崩壞將外溢衝擊全球經濟時,降低對其經貿依賴、逐步脫鉤,便成為全球經貿的主旋律。台流問題可視為過去對中國經濟依賴的後遺症。幸而,在經貿投資多元化上,台灣逐漸產生豐碩成果。以新南向為例,二○一六年蔡英文總統提出「新南向」,至今東南亞已經成為台灣的全球重要生產基地。此外,在貿易方面,一八年到二二年間,台灣對東協的出口成長了三十八.六%、進口更成長了五十六.八%;二二年,東協已占台灣出口占比的十六.八%,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投資方面亦是成果斐然,二○年到二二年,台灣對中國和香港的投資比重,從三十八%降至三十五%,對新南向國家的投資,卻從十六%成長至三十二%。中華徵信所統計更指出,二二年首季,上市公司在新南向國家的轉投資收益超過在中國的收益。可見新南向已成功變成降低對中依賴的替代方案,多元分散的經貿、投資,促成台灣逐漸脫離中國經濟脅迫的暴風圈,走向康莊大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