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論大新竹升格與完備行政區劃

針對新竹市、新竹縣合併議題,蔡英文總統週日召集府院黨及派系領袖於官邸開會,府方會後新聞稿,指與會者對竹竹合併升格有「高度共識」。然而黨內仍有異見,對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法,有黨籍立委撤簽。蔡英文前天再以民進黨主席身分於中常會表態,強調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是迫切的問題,地制法既已發動修法,就必須讓修法順利完成。在民進黨強力推動下,大新竹升格為台灣的第七都,將爭取趕在明年九合一選舉選出首屆直轄市長。

新竹縣市過去本一家,日治時期也設「新竹州」,推動合併有其歷史地理等因素。再如蔡總統所言,基於國際經貿戰略長遠布局,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新竹縣市作為科技重鎮,應透過合併升格,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規模,強化台灣關鍵產業的發展量能。多位竹科業者受訪時也表達支持,包括認為新竹科學園區分屬新竹縣、新竹市,因為管轄不同導致行政成本增加,縣市合併有助行政資源整合,且直轄市長能列席行政院會,提升參與決策,有利地方民眾。根據民調,超過五成受訪的新竹縣市民眾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顯示這在當地是具備多數共識的議題。

既然這對城市及產業的發展皆具好處,推動過程理應水到渠成,阻礙不大。然而,新竹市長林智堅九月初接受本報專訪拋出新竹市、新竹縣合併話題,屬國民黨籍的新竹縣長楊文科起初正面回應,贊成合併並升格為第七都。但數日後國民黨中央稱此事涉及區域發展,反對民進黨為一人或一黨之私匆促上路。楊文科隨即改口主張「竹竹苗」合併,否則對苗栗的發展不公平。苗栗政治版圖屬藍大於綠,納進苗栗,明顯為政黨利益算計。藍營自認「竹竹苗」有更大勝算,不併也可向苗栗縣民訴求這是民進黨的反對。成與不成,都是丟給綠營的難題。

政黨之間或各自盤算,但也凸顯縣市合併的話題,乃牽一髮動全身,不僅朝野角力,政黨內部也會浮現不同聲音。民進黨推動地制法修法,讓「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的條款,不再是改制直轄市的必要條件,以因應新竹市、新竹縣啟動合併,人口總數未達門檻的問題。其他縣市如國民黨執政的彰化縣,人口已跨過一百二十五萬人,也爭取升格直轄市;民進黨執政的基隆市,與新竹市同屬省轄市,且作為北台灣最大貨運與郵輪港口,主張符合地制法所列「特殊需要」設置直轄市。並均盼能成「升格先行」之列。

作為發展科技城市的戰略需求,我們支持大新竹升格為第七都。但縱然先行,執政者並無法迴避對於國土、行政區劃的全局規劃,對不同縣市的重劃或整合,進一步提出調整計畫與配套安排。蔡政府曾提出「區域聯合治理」,現也強調「縣市平權」,但包括攸關錢權分配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等措施,至今仍未完備。具潛力的縣市爭取升格直轄市,與其他縣市拉開發展差距,這讓在野黨有更多操弄空間。民進黨著力新竹,要避免顧此失彼,或有更細緻的評估。

竹竹併形成話題,蔡總統於今年的國慶演說中曾宣示:「因應國家發展的需要,針對政府體制和組織、地方制度、國土規劃和區域發展等治理議題,做出必要的檢討和調整,讓國家治理達到最有效率、最能反映民意的狀態」。總統的態度,除了考量個別縣市由下而上的民意需求,還包括「因應國家發展的需要」。這就是要超越朝野競爭,提出更完整的藍圖。在野黨也無需為反對而反對,甚至應該主動要求朝野共議對台灣最有利的規劃。這涵蓋最基本命題:台灣到底要幾都幾縣市?是維持中央、直轄市與縣市等層級劃分,還是朝更扁平的行政區劃。

上週六完成四項公投的投票,多數民意支持政府的主張,這是再次確認蔡英文第二任總統任期的國政發展路線,讓總統可以全面加快施政的腳步。蔡總統隔日在官邸召集黨政高層會議,理應針對公投案後盤點哪些政策應該優先推行,包括為強化與國際經貿接軌,儘速處理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但府方端出的「高度共識」,則聚焦竹竹合併升格。以總統的高度加上與會的層級,面對這項議題,應是思考如何能盡快提出國土與行政區劃方案。民進黨現在為了大新竹升格提出地制法修法,部分黨籍立委未參與法案連署。並不是因為反對主張,而是立委來自不同縣市,升格引發的政治競爭與地方治理的對比問題,正連動到其他縣市。完備行政區劃,據此推行,才能進一步降低不必要的雜音,並有助於竹竹併的「升格先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