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派系看監委名單

◎ 鄭明德

六月下旬,監察委員提名名單出爐,國民黨立委針對其中院長被提名人陳菊,要求蔡英文總統撤換,進而突襲佔據議場。但很快,民進黨立委以人數優勢搶回主席台的主導權。此外,前台東縣長黃健庭及前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先後退出名單,也引發幾日的風波。其他二十多位監委被提名人,在本次提名的鎂光燈中,並未得到外界特別的關注。對此,有朋友詢問筆者,從派系看監委名單,是否能看出何種端倪?

這十多年,常有好友詢問筆者,這位是哪個派系?那位又是哪個派系?好友可能多出於好奇,有時是學術探討或工作判斷需要詢問,讓筆者面對時頗感無奈。筆者無奈的重點,不是心生厭煩,而是有感從派系看民進黨任何事物,實屬沒有必要。固然像中執委、中常委及中評委選舉時必看派系;黨內公職提名時必看派系,且看愈準愈好。其餘事務,例如監委的提名名單,除了藉派系屬性判斷極少數幾位外,其實從派系來看並無實質意義,因為派系沒有特別興趣在監委職務,監委被提名人也多沒有派系屬性。

民進黨的眾多派系,除了新潮流有較明顯的紀律與成員要求,其他多屬於情感及人際關係的鬆散結合。前述中央黨職選舉及公職提名時,派系視為最核心利益,因此組織性力量最為凸顯。有黨內人士形容派系是「換票聯盟」,就是前述場合下的真正意義。其他時間,派系有經營,但重要性不高。隨時問這位是哪個派系?那位又是哪個派系?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平時問這位跟哪些人常在一起,那位跟哪些人走得比較近,反而較能看出民進黨人的集結狀態。

(作者為台北城市科大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