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用餐新習慣 從家庭做起

◎ 戴宇宣

這波新冠肺炎疫情被喻為人類浩劫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形態,許多早應改善卻因傳統文化、習慣而沿用至今的舊習,在後疫情時代有了轉變的契機。

譬如台灣常見的辦桌文化,許多喜慶場合無論是選擇大型飯店餐廳,或是開辦流水席請外燴團隊現場烹煮,喜宴上人山人海的場景雖然熱鬧,卻也暗藏用餐環境的衛生疑慮。

依照習俗,為了象徵圓滿,賓客們無論是否相熟都會湊成滿滿十人的一圓桌,眾人摩肩擦踵、你推我擠,影響了用餐舒適度,也亦造成動線不佳,徒增紛擾。而一道道依序上桌的菜餚雖附有公筷母匙,仍能看見熟人圍坐的喜桌多半用個人私筷互相夾菜。

但因疫情爆發,這些舊習被迫禁止,日前進行的防疫旅遊示範教學中,原本可坐十人的圓桌實施梅花座後僅剩半數,儘管少了些熱鬧氣氛,卻讓賓客有了伸展肢體的適當空間,提升用餐舒適度,亦保留了流暢寬闊的動線。而從前滿桌子隨意夾取的合菜變成單人套餐,除了顧及個人衛生安全,也能讓賓客品嘗相同分量的菜餚。

其實這些新的用餐習慣,國人早已有所體悟,也曾試著實行。只是礙於傳統,長者早已習慣成自然,一時之間難以適應新形態。如今旅遊協會訂立了防疫旅遊SOP,長輩參加國旅時必然要脫去舊習重新學習用餐方式,民眾不如在家也可試著按照範例方式用餐,早日讓長輩熟悉新形態,日後長輩參加國旅甚至是喜宴時才能玩得盡興順心。

(作主為家庭主婦,嘉義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