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武肺亂世中浮現的台灣價值

台灣價值包括:防疫績效突出,展現民主體制及國民素養的優質內涵。(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已超過二○○八年金融海嘯,直追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IMF最近提出《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二○二○年全球經濟將出現三%的負成長。主要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皆為負值;不過,對中國的預測仍為正一.二%,而台灣則被調降至負四%,是亞洲四小龍倒數第二。IMF的評估不是失之太過樂觀,就是太過悲觀,準確度備受質疑。尤其,高估中國卻低估台灣,似乎與多數國際機構「揚中抑台」的大氣候吻合,犯了背離專業與昧於事實的疏失,難以採信。

此次病毒的影響可說百年一遇。以美國為例,美股道瓊一個多月跌掉一萬二千點、五週內全美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上升至二六四○萬人,超越台灣總人口數、西德州原油五月期貨合約價慘跌至負三十七美元,這些極端現象連股神巴菲特都感嘆,活了八十九歲也沒見過。其之所以發生乃在於,以鎖國、封城與維持社交距離隔絕人際間接觸,形同按下經濟暫停鍵,使得供給與需求同時斷鏈,全球經濟彷彿掉入萬丈深淵。而主要國家莫不快速提出天文數字的紓困經費,美國二.二兆美元、日本十二兆日圓、歐元區一兆歐元,而台灣亦有一.○五兆台幣,再加上無上限的QE,期能快速止血,保住經濟的一絲元氣。

新型冠狀病毒具有非典型的特質,其對經濟的衝擊也同樣是非典型,所以就如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所言,現在做經濟預測就像「擲筊」。然而,在負面數據充斥的悲觀氛圍中,仍可發現一些樂觀的訊息,在黑天暗地中閃著亮光。例如,美股三大指數已由谷底反彈三成,台股也回升二成,金融市場的生機並未熄滅。而供給與需求的萎縮,是因防堵病毒擴散的短期效應,只要疫情緩和,經濟活動將可恢復常態。目前,中國復工拚經濟的實情並不理想,但總算脫離了經濟封存狀態。另外,不論是疫情獲得控制的南韓,或是猶在高峰的西班牙、義大利、美國等,重啟經濟的時程已在評估之中。換言之,全球經濟回歸正常,重啟經濟成長引擎,只是時間問題。

至於防疫績效良好的台灣,則連續十四天沒有本土病例,證明只要全民具有良好公衛習慣,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用採取極端的封城手段,也可防止疫情的傳播,並維持生活常態。因此,台灣部分內需產業由於民眾擔心近距離接觸而導致嚴重萎縮,但製造業仍呈現興旺景象,三月工業生產指數一一五.○八,年增十.四一%,而三月外銷訂單金額年增四.三%,大幅優於預期。製造與出口穩定,反映在全球產業「去中國化」的趨勢中,台灣顯然得到可觀的轉單效應。另外,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有效撐起下墜的經濟。加上台商回流、根留台灣等專案,至今總投資金額近兆元,而政府亦投入一.○五兆元的紓困經費,並且加速公共建設,因而今年台灣經濟雖然不復往昔亮眼,但也不致出現負四%的慘狀。

相對而言,中國第一季GDP為負六.八%,二月份城鎮失業率六.二%,均創歷史最差紀錄,卻仍然受到外界質疑。部分研調機構認為,以中國幾近全國封鎖的狀態,GDP之萎縮恐達到兩位數以上,負六.八%數據恐怕無法反映真實的狀態。而失業方面,有分析師評估,中國因為疫情而增加的失業人口可能高達二.○五億人,失業率超過二十五%。尤有甚者,中國是出口型經濟,最近外部需求因全球經濟處於封鎖狀態而大幅衰退,必將導致勞工無工可復的困境。復以,倉促復工可能「呷緊弄破碗」,引爆第二波感染。總體而言,中國經濟之險峻恐超乎想像,而IMF預測中國今年GDP為一.二%,明年甚至可達九.二%,令人不可思議。

IMF一向低估台灣的經濟成長,今年更忽略了在病毒肆虐下,台灣價值的浮現。台灣價值包括:防疫績效突出,展現民主體制及國民素養的優質內涵;以及優越的製造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將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發揮關鍵影響。反觀,中國的獨裁體制與國家資本主義的組合,以往有亮眼的經濟成長,但在此次疫情中卻形成人類的嚴重威脅。換言之,經濟成長若是無法促進民眾福祉,保障其生命安全,那在數據上即使為正數,實質上卻是負數。用這個角度來看待與比較台灣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才是最正確的解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