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回歸「護理專業」才能照顧好病人!

◎ 張天泰

近日,彰化秀傳醫院胸腔外科權威醫李佳穎,相當氣憤地分享,竟有患者在過年期間因家人無法來照顧等原因,堅持住加護病房,導致加護病房本來可以休假返家過年的護理人員又不能休假。

在台灣醫療第一現場,有很多家屬、病人發現住ICU(加護病房)一來費用不貴、二來幾乎馬上有床、三來沒有安養床,一般健保房還要自己顧或請看護顧,之後都會要求住ICU,過年期間,看護加收50%,ICU還是原價,於是合理化濫用,這是真實的急診現況。

春節期間,醫院常遇到病患暴增,考驗著醫院的人力調度。圖為嘉基急診農曆春節期間不打烊,醫護人員堅守崗位服務民眾。(記者王善嬿攝)春節期間,醫院常遇到病患暴增,考驗著醫院的人力調度。圖為嘉基急診農曆春節期間不打烊,醫護人員堅守崗位服務民眾。(記者王善嬿攝)

照護病人的台灣護理師工作,一直是個高壓力、高風險的行業。台灣臨床執業護理人員常見的職業傷害可分為四大類:生物性傷害(1.針扎,2.感染性疾病);物理性傷害(1.下背痛,2.輻射傷害);化學性傷害(1.藥物氣膠,2.消毒劑,3.化學抗癌藥);身體或心理性職業傷害(1.暴力事件,2.性騷擾,3.自殺,4.憂鬱);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也是護理人員不願執業的重要理由之一。

台灣護理師工作已經這麼辛苦了,更不能讓其過勞,該放假要放假,讓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能放假回家和家人團聚,這也是護理師的權益。

而醫院要讓其外部顧客(病人)滿意,當然要確保病人安全;但病人照護的提供者(護理人員)無法快樂工作,就會影響其就業意願與護理品質,最終可能危害到病人安全,也損及醫院利益。

繞了一大圈,最後醫院會不得不兼顧內部顧客(護理人員)滿意度,也就是說,不能本末倒置,必須回歸從「護理專業」出發:想要有快樂的病人,就得實質改善護理工作條件;要改善護理勞動條件,則須重視「護理專業」才行,而不是合理化台灣護理師過勞。

台灣護理師是白衣天使,但不是不需休息的超人,該放假要放假,不能配合患者無理要求。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