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之盾》中國對臺經濟脅迫與介選

國民黨一味依賴中共讓利,逃避臺廠轉型升級的需求。ECFA更誘發部分臺商西進,墜入「養套殺」的圈套。中國民眾也仇恨臺商的「優惠待遇」,並給予北京當局操弄愛國民族主義的空間。目前民進黨正努力校正兩岸經貿關係;陣痛期在所難免。

王國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

隨總統大選逼近,中共對臺經濟脅迫愈加密集。中國於12月15日認定,臺灣對中進口商品,構成貿易壁壘。不到一週的時間,北京當局旋即取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早收清單中12項石化產品的關稅減讓。惟與此同時,應國民黨請求,中共解除石斑魚輸中禁令。介選操作的斧鑿痕跡明顯。

壹、趨勢

中共對臺經濟脅迫愈加頻繁。北京當局於2019年相繼暫停,中客來臺自由行與中生來臺就學,並以檢疫為由,禁止鳳梨、蓮霧、釋迦、石斑、柑橘、白帶魚與竹筴魚進口。期間,中國尚煽動群眾抵制臺灣商品,從2018年的85°C事件,延伸到2021年的技嘉。臺商與藝人亦頻於被迫表態支持「一個中國」。

中共對臺經濟脅迫的規模亦急遽擴大。北京當局依《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暫停臺灣100多家食品業者2,066項產品進口。商務部於2023年4月又啟動貿易壁壘調查,農礦、化工與紡織等2,455項產品;8月擴大至2,509項。12月確認存在壁壘事實,旋即取消12項ECFA早收產品的優惠關稅。 中共對臺經濟脅迫,更危及臺灣民眾的人身安全。2016年迄今,國人赴中失蹤陳情案計149件;其中,67件仍毫無音訊。特別是,依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北京當局更凍結16名我方政府官員與實體的在中資產,並藉由稅務、環保、消防安全與勞動稽查,施壓遠東與富士康等在中臺商。

北京於2019年相繼暫停中客來臺自由行與中生來臺就學,並以檢疫為由,禁止鳳梨、蓮霧、釋迦、石斑、柑橘、白帶魚與竹筴魚進口。但選前北京應國民黨請求,解除石斑魚輸中禁令。介選操作的斧鑿痕跡明顯。(本報資料照)

貳、策略

中共經濟脅迫奉行「養套殺」的策略。例如:2008年總統大選之際,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鄭立中,與臺南學甲虱目魚養殖戶簽訂契作,希冀改變農民的投票傾向。準此,臺灣虱目魚輸中數量由2010年的16公噸,暴增到2014年的1,548公噸。惟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北京當局旋即終止契作。

另一例證是澳大利亞。中澳關係於2014年提升到全面戰略夥伴,並允諾擴大澳方進口。準此,澳大利亞農產品輸中金額,由2013年的14,041萬美元,膨脹到2016年19,510萬美元。惟2020年澳方調查新冠肺炎疫情來源,中共立刻施以報復,一口氣禁止大麥、棉花、龍蝦、糖與木材輸入,並對葡萄酒加徵212.1%的反傾銷保證金。 阿根廷則是最新案例。中阿兩國於2023年4月簽訂,價值19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其中,65億美元為阿根廷自由使用,便於該國償還外債。代價是,阿根廷需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惟反中立場鮮明的米雷伊(Javier Milei)於11月就任總統,北京當局立即凍結此項協議,並放話直至其展現足夠誠意。

參、侷限

中國經濟急遽放緩,加劇消費低迷與產能過剩,削減經濟脅迫效果。例如:ECFA早收清單的平均關稅,由2010年的9.5%降至2023年的零關稅。惟相關產品輸中比率由2016年的26.3%,驟降至2023年前9個月的16.5%。期間,這些商品計減免62億美元的關稅,僅占全部輸中貨品的0.9%而已!中共經貿恫嚇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涵。

此外,關稅只是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因素之一。例如:精煉銅及銅合金(貨品號列7403)未在ECFA早收清單之內,但其輸中金額卻由2015年的917萬美元,暴增到2023年前11個月的45,387萬美元,占中進口的20.5%,贏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中的東協各國。故核心技術與品質方為關鍵。

更重要的是,2022年兩岸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的進出口比率,逼近九成(89.9%),且由資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產業驅動,其占兩岸中間財的64.6%,凸顯臺灣接單與中國生產,再銷售到全球的產業鏈分工。故北京當局擔心,制裁ICT零組件將反噬其出口,因此脅迫只能侷限於以其內需市場為導向的最終財(final goods)。

肆、結論

中共對臺經濟脅迫愈加頻繁,且規模急遽擴增。惟礙於中國經濟放緩與兩岸產業鏈分工,其制裁效果非常有限。即使ECFA早收清單539項全部中斷,亦僅影響臺灣對外貿易總額的3.7%。但需強調的是,此仍將造成個別廠商的絕對傷害,並給予在地協力者渲染空間。事實證明,認知作戰正朝此方向發展。

惟此傷害為2008年馬英九總統傾中路線的遺續。國民黨一味依賴中共讓利,逃避臺廠轉型升級的需求。ECFA更誘發部分臺商西進,墜入「養套殺」的圈套。中國民眾也仇恨臺商的「優惠待遇」,並給予北京當局操弄愛國民族主義的空間。易言之,目前民進黨正努力校正兩岸經貿關係;陣痛期在所難免。

展望未來,中共對臺經濟脅迫將更為頻仍。首當其衝者是ECFA餘下527項貨品。反傾銷亦同步進行。例如:北京當局已對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加徵16.9%至22.4%的傾銷保證金,並預定2024年5月公布調查結果。惟礙於可資制裁品向僅限最終財,故中共將以全國之力,施壓個別指標臺廠,進而影響臺灣政局。

尤以關注的是,國民黨勝選反而加劇兩岸緊張關係。例如: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預期,無論何人當選,都將承受北京當局的巨大壓力;甚者,若接受九二共識等同屈服,並伴隨進一步恫嚇。反之,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Yasuhiro Matsuda)預測,若民進黨勝選,中國可能嘗試建立私下溝通管道。

綜合上述,面對中國經濟霸凌,美國兩黨於2023年2月共同提案《反經濟脅迫法》(Countering Economic Coercion Act)。歐洲議會於10月亦壓倒性通過《反脅迫工具法案》(Anti-Coercion Instrument)。日本也正擬定因應經濟脅迫的對策。準此,臺灣最佳策略應為聯合各國,構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網絡,降低產業鏈中的風險因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