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韌性防災觀點觀察0806豪雨災害

游保杉/成功大學名譽教授

台灣中南部八月六日受到原盧碧颱風外圍環流及西南氣流雙重夾擊下,帶來可觀降雨尤其在中南部的山區,其中屏東瑪家及霧台累積雨量高達一千一百多毫米,已超過二○一八年的八二三水災台南楠西區的九四四毫米,為本次豪雨最顯著的降雨地區。記憶中上半年台灣正面臨百年大旱,中南部水庫幾乎都面臨空庫危機,但隨即水庫卻開始紛紛洩洪。面臨如此多變水文氣象帶來的旱澇快速交替,除了對大自然更加敬畏外,是否也應該反思如何面對這樣的極端氣候?國際上已經不再追求零災害,轉而朝向建立「與洪水共存」、「韌性防災」等策略來面對洪澇災害。既然我們很難避免大自然極端氣候造成的淹水,那麼我們是否也需要調整面對自然災害的態度?

屏東瑪家鄉近日因降下超大豪雨,隘寮溪水暴漲。(梁明輝提供)

本文嘗試從韌性防災的三個重點來檢驗0806豪雨災害的減災能力:(1)同樣規模災害下,是否減少災害衝擊範圍與程度;(2)受災後是否能迅速恢復生活機能;(3)是否能從災害中學習,以提升減災能力。

韌性防災強調減少災害的衝擊程度,也就是在同一規模的暴雨下,受災範圍與程度是否減少?在「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及「前瞻計畫-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推動下,以臺南市三爺溪排水流域為例:本次0806豪雨相當於101年0520豪雨最大時雨量及24小時雨量,但淹水面積從當年1576公頃已減少至本次豪雨淹水面積10公頃。以高雄市土庫排水流域為例:本次豪雨相當於102年康芮颱風最大時雨量及24小時雨量,但淹水面積從80公頃已減少至本次豪雨淹水面積7.5公頃。另外,在屏東縣林邊排水流域也發揮其功效,本次豪雨相當於100年南瑪都颱風豪雨最大時雨量及24小時雨量,淹水面積從106公頃已減少至本次豪雨淹水面積7公頃。基此,從「韌性防災」的角度來檢視0806豪雨災害,便可清楚看出:多年來政府投入不少減洪工程經費,確實減少了淹水範圍與災害。從此角度觀察政府在減災工作上的努力與成果,宜獲得媒體與國人正面肯定以鼓舞士氣。

韌性防災另一個檢驗重點是受災後能否迅速回復生活機能?依據公民回報資料,屏東縣羌園村與林邊鄉瑤仔口橋在八月七日下午約五點左右開始淹水,但淹水在八月八日早上六點左右已經退去。在道路方面台24線30K+670於八月七日早上約10:40道路受阻,但在八月八日8/8早上05:30恢復道路暢通。通往清境農場台14甲線人止關處落石坍方,與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15鄰聯外道路流失,也是類似迅速恢復情形。當我們在家裡躲避風雨時,相關單位的搶修人員卻在風雨中辛苦迅速搶修,讓受災民眾於隔天回復生活交通機能,社會宜給予肯定與鼓舞。全國尚有不少受災地點,本次豪雨災害後建議宜全面檢核減災工作是否能滿足民眾對迅速回復生活機能的需求。

出流管制、逕流分擔及在地滯洪等策略是提升土地承受洪水能力,減少河川排水路的洪水負擔,也是韌性防災中重要的減洪手段,具有減少灰色工程的功能以自然環境續滯洪的方式,減少不斷投入強化防洪基礎設施的工程經費。據筆者了解以彰化縣二林鎮萬興排水滯洪池為例,此次0806水災發揮其滯洪功能,約96萬立方公尺的最大蓄水量,有效削減下游洪峰流量及保護周邊二林園區與下游萬興聚落。台灣各地還有許多滯洪池也發揮了滯洪功能,減少下游更大災害發生。滯洪池、在地滯洪及農地滯洪…等策略確實可以讓土地吸納洪水量以減少下游地區的洪鋒,但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雖然水利單位有心大力推動,然更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才能具體發揮功效。未來如何將滯洪池結合景觀、生態、水質淨化、或水源蓄存等多功能的地方營造以發揮土地的價值,需要更多創意及與民眾更有效的溝通。

人類既然很難避免大自然極端氣候造成災害的衝擊,筆者建議社會、政府相關部門無需一味追求零災害,改以「韌性防災」的觀點來檢驗每次面對災害的能力。面對極端氣候下更趨頻繁的旱澇災害,除中央政府需要持續努力外,建議地方政府宜積極朝向韌性國土規劃、韌性城市與韌性社區的推動建立,由中央、地方及社區三個不同層面共同面對與承擔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方能更為有效的提升減災成效。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