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千萬種故事】府城百年普渡供品「米糕栫」

超過200公分高的六角巨型柱狀物,正是府城特有、承襲百年民俗傳統的普渡供品「米糕栫」。(社大李青純/圖片提供)

超過200公分高的六角巨型柱狀物,正是府城特有、承襲百年民俗傳統的普渡供品「米糕栫」。(社大李青純/圖片提供)

2017/09/02 06:00

記者王姝琇/報導

府城普濟殿前「黃家米糕栫」第3代負責人黃銅山說:「府城自古傳承『輪普』習俗,從農曆7月1日起到月底各廟宇會輪流普渡,讓『好兄弟』每天繞著府城各個角落都能吃飽。米糕栫是必備供品,也是府城的甜食文化之一。」

傳承/費時耗工的製作過程

黃銅山表示,古法製作米糕栫以上窄下寬的6塊杉木板(又稱栫板),加上箍桶米拼成六角形容器「栫桶」(如圖左,依栫桶直徑大小,以很長的竹片圈成竹圈固定),栫桶底部則以粽葉覆蓋做底,再將拌入糖蜜的熟糯米灌入,用餘溫讓甜糯米在木容器中熟成,他說:「栫板最短約3、40公分,而廟宇輪普則可見超過200公分高、重達120斤的米糕栫,其中也有步步高升的意涵,六角形體還代表六六大順!」普渡結束後老師傅們便會拆下栫板(又稱開栫)、分切米糕栫並分發給民眾象徵「吃平安」。黃銅山說:「以前大多數人生活貧困,要吃到米食或甜食並不容易!」也因此,許多長輩對於米糕栫的記憶是無法替代的幸福滋味。

延續/純樸時光的香甜記憶

神明生日慶典時也會用甜米糕祭拜,老師傅以甜糯米做成米糕龜,象徵「龜咬錢,平安發財」,米糕龜和米糕栫的做法部分相同,但黃銅山表示,只有用栫桶做的甜米糕特別香Q!而讓黃銅山最感動的,莫過於上了年紀的長輩在一口咬下米糕栫的當下,感受到的是兒時的味覺記憶所帶來的感動,「對對對,細漢時吃的就是這一味,以為這輩子再也沒機會吃到。」黃銅山笑說,沒有什麼再比聽到這番話讓人更感動的了。

轉型/發揚古老技藝的風采

黃銅山感慨地說:「阿公時代幾乎是全家族投入製作,現在卻連要找師傅都很困難。」導演陳秋霞為此拍攝黃家米糕栫紀錄片,期望更多人認識這項美食;還有「新一代設計展」台南創意新人獎首獎作品「木存」,就是透過設計展現新食尚。黃銅山說:「面對時代變遷勢必要轉型,現在除申列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外,也希望米糕栫能成為府城特有伴手禮,讓老味道繼續傳承!」

黃家米糕栫,(06)228-1992、0912-126-047,台南市中西區普濟街84號(普濟殿廟前)。黃家米糕栫小量散裝,採不定期開放預購,相關辦法請洽FB:「米糕栫 - 府城普濟殿前黃家」

蜜糖水中拌入熟米糕,看似動作簡單卻得有一番功夫才能抓到訣竅、拌得均勻,做出米糕栫百年不變的傳統美味。(社大李青純/圖片提供)

蜜糖水中拌入熟米糕,看似動作簡單卻得有一番功夫才能抓到訣竅、拌得均勻,做出米糕栫百年不變的傳統美味。(社大李青純/圖片提供)

傳統以檜木桶炊蒸完成米糕後,得靠兩人合力扛上肩移往拌桶旁,才能進行下個步驟、將食材攪拌均勻。(圖片提供/社大李青純)

傳統以檜木桶炊蒸完成米糕後,得靠兩人合力扛上肩移往拌桶旁,才能進行下個步驟、將食材攪拌均勻。(圖片提供/社大李青純)

祭祀用大米糕栫高達180公分,要由3位師傅或踩板凳或爬鋁梯共同接力,才能將拌桶內的熟米糕灌入六角形栫桶裡。(圖片提供/社大李青純)

祭祀用大米糕栫高達180公分,要由3位師傅或踩板凳或爬鋁梯共同接力,才能將拌桶內的熟米糕灌入六角形栫桶裡。(圖片提供/社大李青純)

除製作傳統米糕栫,黃銅山也因應祭拜需求特製米糕龜。(圖片提供/社大李青純)

除製作傳統米糕栫,黃銅山也因應祭拜需求特製米糕龜。(圖片提供/社大李青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