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蠑螺罐頭 吃不到蠑螺
〔記者鍾麗華、胡清暉、廖千瑩/台北報導〕要吃「蠑螺罐頭」之前,睜大眼睛,可能發現罐頭裡的螺肉,都不是蠑螺,而是其他的食用螺!
不見正牌蠑螺 多是其他螺肉
螺類專家的陳明輝博士解釋,蠑螺是體外受精,沒有交尾器,但坊間罐頭內的螺肉都可以看到明顯的交尾器,顯然不純粹是正牌蠑螺。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表示,如業者為賺取價差,以不實標示蓄意欺騙,則恐涉及刑事上的詐欺罪。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也表示,若業者涉及標示不實,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九條處以三至十五萬元的罰款,並要求改善;若業者以低價食品混充高價食品,由於價差太多,可依詐欺罪嫌移送法辦。
為瞭解市售蠑螺罐頭真假,記者昨天在板橋松青超市、板橋家樂福、台北市迪化街,採購八個蠑螺罐頭樣品,分別為:南海食品製造的蠑螺SP、蠑螺AF、蠑螺18,以及員大食品的寶冠牌蠑螺、尚樺貿易進口的?龍牌蠑螺(日本製)、正逢食品的深海蠑螺、建利食品製造的蠑螺與金錢牌蠑螺(罐頭上註明PRODUCT OF JAPAN),售價為每罐四十五元到兩百元間。
辨識真假蠑螺 看有無交尾器
八個罐頭內容物全都找出有交尾器的螺肉,部分沒有交尾器。海生館助理研究員陳明輝解釋,蠑螺是體外受精,卵會排到海底受精,故不需要交尾器;但其他螺類則是體內受精,公螺有交尾器,也就是雄性生殖構造,才能將精子送入母螺體內,而母螺則沒有交尾器,因此罐頭中沒有交尾器的,可能就是母螺。
陳明輝指出,目前國內僅東北角、墾丁、澎湖、綠島、蘭嶼、小琉球沿海一帶有蠑螺,但數量已經非常少,加上養殖價值低,光靠漁民採捕野生蠑螺,並沒有製成罐頭的「數量規模」,他早就懷疑市售蠑螺罐頭是假的。
陳明輝表示,台灣經常食用的螺肉包括鳳螺、台灣岩螺與九孔,夜市常看見的燒酒螺則是蜷管螺科。至於所謂的「蠑螺罐頭」究竟是何種螺肉?還必須進一步檢驗。不過,有業者透露,其他同業有人用田螺、有人用福壽螺,陳明輝說,這些螺肉都可以吃,不會中毒,民眾不用擔心。
陳明輝強調,蠑螺在珊瑚礁生態系扮演重要角色,喜歡吃大型海藻,如果數量銳減,將使得海藻異常生長覆蓋了珊瑚礁,引起珊瑚白化死亡,因此呼籲民眾不要吃蠑螺,才能保護生態環境。
業者老實說:賣的是岩螺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國內現有包括南海、員大、建利、正逢食品等四家業者生產蠑螺罐頭,其中南海食品幫正逢食品代工生產,因此實際只有三家生產蠑螺罐頭,南海坦承,螺肉是進口自黑海的紅皺岩螺(Rapana venosa),建利的螺肉則是紅皺岩螺與智利進口的巧克力岩螺(Thais chocolate)。
製造蠑螺罐頭二十餘年,在國內算是「老字號」的南海食品公司昨天坦承,蠑螺僅為商品名稱,罐頭上原料標示僅為「螺肉」,並沒有說是蠑螺,事實上,蠑螺會受季節性影響,來源恐不穩定,因此該公司採進口方式,而產自台灣的蠑螺,也早就不用了。
建利公司說法與南海相同,表示蠑螺僅是商品名稱,罐頭裡螺肉是一般海螺。該公司的供貨商也證實,其貨源除紅皺岩螺,還包括巧克力岩螺。
另一家員大食品製造的寶冠牌蠑螺,內容物標示與南海食品一樣,僅標示為「螺肉」,但員大卻堅稱,其是貨真價實的蠑螺,從北歐進口。
海生館助理研究員陳明輝則說,蠑螺通常生長在溫暖海域,寒冷的北歐深海或許可能有蠑螺存在,但數量不足以大到製成罐頭量產。
員大說,坊間製造業者處理蠑螺的程序並不相同,有的會把蠑螺的腸子處理掉,有的則不會,他們沒有處理腸子,檢驗者看到的應該是腸子,而非交尾器。陳明輝則解釋,腸子與交尾器的位置不相同,不容易被誤判。
進口日本製蠑螺的尚樺貿易指出,其產品全部是在日本製造、包裝,當初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還行文海關,證明是蠑螺,才能以較低的關稅進口,但事隔多年,相關資料已經不在了,不過,日本的生產報告這一、兩天會寄到台北,屆時就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