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域引水南化水庫 補水又補電

高雄越域引水不只挹注南化水庫,利用水位差還能水力發電。(記者陳文嬋攝)
利用水位差發電 年產二千一百多萬度 市值逾八千萬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越域引水不只挹注南化水庫,水位差還能發展水力發電,水利署南水分署昨完成招商,吸引民間投資七億元,預計五年商轉發電,年發電量二千一百多萬度,市值超過八千萬元,挹注國庫一千四百萬元。
南水分署推小水力發電 完成招商
高雄與台南共用南化水庫,水利署於甲仙大橋上游設置攔河堰取水,蓄水範圍標高約二四七公尺,利用長三千多公尺輸水隧道,將旗山溪水引入南化水庫,每日最大引水量二六六萬噸,穩定南台灣供水。
尤其高雄山區夏季午後熱對流旺盛,經常下起午後雷陣雨,挹注旗山溪流量豐沛,今年透過甲仙堰越域引水南化水庫七○七五萬噸,大於南化水庫進水量一萬多噸,逼近南化水庫蓄水量八五六一萬噸,目前蓄水率九成五。
南水分署推動小水力發電,評估甲仙堰通往南化水庫輸水隧道出水口,可發電落差約五四.八九公尺,以及沉砂池排砂暗渠上游出口水位落差大,昨完成二案招商,吸引多家廠商競標,規劃水輪機發電。
南水分署表示,由民間業者投資七億元,包括興建、售電、營運二十年,總裝置容量四四四○KW,每年發電二千一百多萬度綠電,後續須取得能源局同意,若一切發展順利,預計五年商轉發電,政府每年收取權利金一千四百萬元。
預計五年商轉 挹注國庫一千四百萬
台電表示,小水力發電屬於再生能源,可以賣給台電每度約四.二元,以年發電量二千一百多萬度計算,市值八千八百萬元,也可以參加綠電憑證交易,每度電成交價約四.九至六元,市值超過一億元。
台電指出,以每戶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約三三九度,可供應六萬多戶使用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