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怕被貼標籤 桃園產後心理諮商不到1成

2024/05/26 05:30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推動「產後憂鬱暨婦女心理諮商計畫」,預計提供三千人次,但據議員張肇良的了解,政策立意良善,使用者卻僅二百多人,使用率不到一成,原來是怕到精神科掛號會被貼標籤,導致就診率低,建議市府加強對相關婦女隱私保護;市府婦幼發展局長杜慈容回應,諮商心理師執業場所有一定規範,後續會研議並逐步擴增產後諮商服務地點。

市長張善政「婦幼六善好」政策上路,議員張碩芳認為,除了補助凍卵,因人工生殖成功率不高,一次手術費用就要四十幾萬元,好不容易植入胚胎,最後卻無心跳,建議除了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市府可參考苗栗、雲林縣政府,補助人工生殖的婦女兩萬元,也比照一般產婦,把人工生殖流產產婦納入產後心理諮商計畫補助對象。

杜慈容說明,目前凍卵營養金補助第一年提供一萬元,第二、三年各補助六千元保存費用,今年新增凍卵療程中AMH檢驗補助一千元,及擴大補助對象至廿五歲以下罹癌女性,每案最多補助二萬三千元。

杜慈容表示,國健署提供不孕症治療補助十至十五萬元不等,市府是否加碼,會邀集相關局處討論;張善政允諾針對凍卵擴大對象、新增人工生殖、人工受孕不成的婦女提供「產後心理諮商」等議題,由相關單位研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