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心跳快慢之謎 北榮中研院團隊聯手破解

心跳為何忽快忽慢的迷霧已被北榮心臟科醫師暨陽明交通大學教授、中研院生醫所副研究員胡瑜峰團隊撥開。圖為中研院外觀。(資料照)

心跳為何忽快忽慢的迷霧已被北榮心臟科醫師暨陽明交通大學教授、中研院生醫所副研究員胡瑜峰團隊撥開。圖為中研院外觀。(資料照)

2022/09/16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心跳為何忽快忽慢的迷霧已被北榮心臟科醫師暨陽明交通大學教授、中研院生醫所副研究員胡瑜峰團隊撥開,團隊發現負責糖分代謝基因的「醛縮酶C」會調控心跳的快慢,提出補充糖解能量可預防或治療心跳過慢或過快,研究登上國際心臟醫學權威期刊《循環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封面,團隊也研發相關治療,盼取代心臟起博器。

糖分代謝基因的「醛縮酶C」扮關鍵因素

跑步時心跳變快,靜坐休息心跳和緩,但過去學界對心跳快慢原因莫衷一是,主因很難取得或分離正在跳動的心臟細胞,胡瑜峰團隊透過心臟節律細胞進行全基因型比對,發現該細胞和糖分代謝有強烈關係,再進一步分析,是心臟節律細胞的醛縮酶C基因調控糖分代謝,進而調控心跳快慢,扮演關鍵因素,為相關研究開啟全新的大門。

胡瑜峰表示,未來可透過代謝或補充醛縮酶C等方式來調控心跳快慢,甚至有望用非藥物的非侵入性療法進行相關預防治療,以減少因為心跳過慢或過快帶來的健康風險。

如胡瑜峰說,很多心跳過快的民眾雖無生命危險,仍會感到不適,目前處方箋都是服用乙狀阻斷劑為主,透過阻斷β1和β2受體,阻止腎上腺素作用讓心跳減緩,但幾乎全身細胞都有β1和β2受體的感受細胞,副作用包括服用後會全身無力,氣喘患者也不能使用,因醛縮酶C具有細胞的專一性,未來若有相關藥物,可望取代乙狀阻斷劑。

胡瑜峰表示,團隊目前還在探索可能的基因治療方式,但也在找尋是否可透過飲食、運動等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方式,調整糖分代謝或補充糖解能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