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學者:從眾集體作弊 陷無所謂錯覺

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記者吳柏軒攝)

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記者吳柏軒攝)

2021/12/01 05:3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大專院校接連爆發集體作弊爭議,資深教育家分析,學生投機作弊只為求高分,恐失去更多;除品格留下污點,未來求職也可能受影響。集體作弊則顯示年輕族群「從眾心理」嚴重,建議加強培育品德、誠信外,也協助學生練習時間管理。而教師出題不宜只考單純記憶,更應考驗深層思考創意等,皆能防止作弊發生。

前教育部長、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認為,人生「態度決定高度、品格決定未來」,一時作弊僅增加幾分成績,未真正習得該知識,更恐失去同儕信任,求職升遷若被挖出作弊污點,還恐失去機會。

吳清基說,大學成績不好,或留級或重修,學校方面應及早發覺,提前警告通知,並提供輔導機制,避免學生為了成績而採取不正當手段。校規也應規範清楚,避免作弊成為風氣。另也可提供作弊者悔過自新機會,但若連續作弊,絕對是失敗者。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分析,作弊表面上是為了爭取好成績,細究是大學生不喜歡課業或科系,念書心不甘情不願。也反映出現今大學升學容易,學生較不珍惜求學機會。

楊朝祥指出,台灣年輕人在中小學階段,生活課業皆有師長安排,進大學則完全放寬,時間管理不佳,因此考試只好投機。再加上善惡對錯的價值判斷差,甚至「從眾心理」效應,看見身邊同學都在作弊而跟著做,陷入「無所謂」的錯覺。

校方須讓學生重建是非與道德觀

楊朝祥建議,學校必須重新建立是非與道德觀,大學新生更要重新提供時間規畫等課程培訓,家庭也要加入,引導其對學業感興趣。

楊朝祥也建議教授出題再精進,考減少記憶性題目,投入彙整、分析、運用甚至創意等出題,把知識測驗提升到更深層次,因手機網路查不到答案,更無法抄襲同儕解答,從而杜絕作弊行為。

前教育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記者羅沛德攝)

前教育部長、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記者羅沛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