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性國旅+氣候 重創小琉球海域生態
2021/11/07 05:30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墾丁及小琉球海域是屏東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去年下半年疫情穩定時,國旅大爆發,屏縣府委託學界調查,發現海域的珊瑚覆蓋率受到重創,小琉球受創比墾丁還嚴重。
珊瑚覆蓋率減至10%以下 比墾丁還低
屏縣府委託中山大學、國立海生館等團隊調查,小琉球潮間帶近年觀光過度發展,生物種類及數量銳減約八成,今年七月連續大雨又讓棘皮動物死亡三十萬隻以上,而近海生態指標的珊瑚覆蓋率,小琉球部分海域也減至十%以下,低於墾丁海域。
研究團隊今年八月份調查,小琉球大部分的潮間帶都有生物大量死亡現象,尤其以肚仔坪的棘皮動物最嚴重,肚仔坪中潮區死亡的海參估計超過五萬隻、梅氏長海膽死亡數量更高達三十萬隻。
小琉球潮間帶去年下半年出現「報復性旅遊」人潮,今年又遭遇大自然的災害衝擊,七月下旬起連續十幾天大雨,潮間帶海水急速淡化,緊接著大退潮烈日照射,生物大量死亡,最近幾個週末遊客又大量登島,學界相當擔憂。
海生館研究員、國內珊瑚權威樊同雲指出,小琉球現在的珊瑚礁狀況幾乎是台灣環島調查倒數之一,再加上極端氣候降大雨、觀光旅遊、島上廢水排放等,珊瑚覆蓋率縮減超過一倍。
樊同雲調查,小琉球環島沿海從二○一四年左右的五十%覆蓋率至去年度已降到二十%左右,遊憩活動密集區更是低到十%以下;同樣遊客眾多的墾丁海域,則從五十%降到三十%左右。
屏縣府強調,持續委託研究團隊針對小琉球潮間帶進行科學調查,並檢討管制措施,現已規劃降低人為因素對環境衝擊,包括禁止每年繁殖期夜間導覽及禁止寵物進入等,確保小琉球成為觀光與生態兼具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