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斗南友善耕作 「紅冠水雞」稻田產卵

「紅冠水雞」回來築巢產卵。(記者詹士弘翻攝)

「紅冠水雞」回來築巢產卵。(記者詹士弘翻攝)

2020/08/03 05:30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雲林斗南農會近幾年積極推動水稻田友善耕作,放棄傳統慣行農法,不施化學肥料及農藥,目前耕作面積已達10公頃,雖然稻米產量減少,但品質變好、安全性提高,連「紅冠水雞」也回來築巢下蛋,農業朝良性循環。

第4年推廣 不施化肥農藥

紅冠水雞是台灣常見的留鳥,警覺性甚高、性羞澀、不善飛行,常在魚塭、水田或大面積的濕地活動,以水草為材料,築巢在水田邊或沼澤附近,以植物種子、嫩葉、水生昆蟲、小魚及貝類等水邊生物為主食,每年到了4、5月在水田或池塘附近,可見紅冠水雞後跟著一列小雞走動。

早年紅冠水雞是水稻田常見的野鳥,自農民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後,田中的昆蟲、青蛙不見了,紅冠水雞沒了食物來源,也逐漸從水田消失,聽不到「咕嚕」的鳥鳴聲。

斗南鎮農會為提高稻米品質,近幾年積極推動友善耕作,不再使用化肥、農藥,雖然水稻產量減少,但稻米的安全性提高,水田中蛙類、昆蟲、蚯蚓回來了,接著「紅冠水雞」也再現身影,甚至發現已在稻田旁築巢產卵。

產量雖略減 安全性提高

斗南農會供銷部主任張耀裕表示,農會推動水稻友善耕作已進入第4年,面積也從第一年的不到一公頃到目前的10公頃,水田中已可見數個紅冠水雞家族,已達生態保育的預期目標,另在水稻生產上,一般慣行農法耕作的香米,每分地可收1600台斤,用友善農法耕作,略降為1200到1300台斤,目前產量損失部分由斗南鎮農會吸收,未來希望有更多的農友加入,當生產面積達30公頃,有機會以自有品牌打進大型通路,創造生態及稻農雙贏。

斗南農會推廣水稻田友善耕作,不施化肥、農藥。(記者詹士弘翻攝)

斗南農會推廣水稻田友善耕作,不施化肥、農藥。(記者詹士弘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