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八八風災重創阿禮部落/夫妻倆留山 重建回家路

阿禮部落居民古秀慧。(記者簡惠茹攝)

阿禮部落居民古秀慧。(記者簡惠茹攝)

2019/08/09 05:30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位於屏東縣台二十四線末端的魯凱族阿禮部落,十年前因莫拉克颱風重創,三百多個族人移居山下;其中,古秀慧夫婦堅決留在山上重建家園,如今阿禮部落已成為生態旅遊典範,更有年輕族人回山上養蜂,希望為更多族人建立回家的路。

林務局、阿禮部落和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美惠團隊,昨發表十年重建成果。阿禮部落傳統領袖包基成表示,當時族人房子地基都塌陷,三百多個族人不得不暫時遷居山下,但山上和山下的聯繫不能斷,部落在風災後重生,發展出生態旅遊、林下經濟和農業循環經濟,吸引青年返鄉。

災後實際回到山上的共有兩戶人家,就算歷經嚴重風災,古秀慧和包泰德夫婦仍不願放棄山林。古說,山上是我們的家,有美麗的山景,還有動物相伴,所以颱風過後決定回山上重建家園。

林務局表示,十年的時間,從設計生態旅遊、種植小米和紅藜,到引入土雞飼養,甚至發展出利用紅藜桿製作太空包種植香菇,還有養蜂。阿禮部落生態旅遊典範也推展至台二十四線其他部落,形成旅遊軸線。

陳美惠指出,這些年部落發展出創新模式,融合環境、文化、社會、經濟,她的學生林晨意在當地創立奧山工作室,致力設計台二線原鄉部落生態旅遊,推廣部落產品;源森生態公司則運用山林資源,從事林下經濟,從養蜂開始,發展甜蜜森林計畫,已培訓超過百個養蜂人才。

二十八歲的巴尬魯古兩年前回到山上部落養蜂,他說,當初回到山上的家時,水電都沒有,重新接水管、接電,整理家園,希望能上山找回跟阿公生活的回憶,也可以給未來還想回家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