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走出88風災陰霾 達娜伊谷重生

達娜伊谷吊橋在莫拉克風災前(上)、風災後(中)及現況(下)比對。(莊信然提供)

達娜伊谷吊橋在莫拉克風災前(上)、風災後(中)及現況(下)比對。(莊信然提供)

2019/08/08 05:30

記者蔡宗勳/專題報導

「達娜伊谷毀了!」莫拉克風災肆虐已過了十年,但嘉縣副縣長吳容輝想起住在阿里山鄉山美村的前鄉代溫英峰,當時哽咽著打電話給他的絕望,至今仍無法釋懷。

人氣回溫 去年逾33萬人入園

位於山美村的達娜伊谷,鄒語為「忘憂谷」,風景秀麗,是全國第一處以社區力量保育成功的生態河流公園,但風災帶來洪水摧殘重創,鄉親原有美景不復返的打算;在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嘉義縣政府與紅十字會等支持下,山美鄒族族人自立自強投入重建,現在達娜伊谷比災前人氣更旺,去年入園旅客超過卅三萬人次,比災前高峰廿二萬多人次成長五成,被譽為八八風災重建奇蹟。

保育高山鯝魚 美麗河道再現

吳容輝說,達娜伊谷是鄒族鄉親在卅年前自力打造的景點,以保育高山鯝魚聞名,莫拉克風災後,美麗的河道消失,遭沖刷變成數倍寬的河谷佈滿大石,心想「完蛋了」,但看到族人堅毅眼神,決定以公、私部門(吳容輝當時兼任紅十字會嘉義分會會長)力量做為重建後盾。

災後百廢待舉,原住民委員會提供最長三年的重建工,山美青壯年不用離鄉背井去打工,留下來打造新家園,也因有共同目標,重建過程雖艱辛,但仍撐下去,終於讓達娜伊谷在二○一一年二月廿六日復園,首年就有五萬多遊客入園。

山美村長安麗花說,災前達娜伊谷舊吊橋長廿八公尺,河道遭洪水沖刷成兩百公尺寬,災後重建的吊橋延長至兩百廿十八公尺,經自然再生能量找回達娜伊谷的美麗。

達娜伊谷、福美兩吊橋 打卡熱點

重新開放的達娜伊谷注入新元素,造型各具特色的達娜伊谷及福美兩座吊橋,成為打卡熱點,能親近鯝魚、欣賞鄒族傳統歌舞表演是遊客的最愛,鄒族風味餐更是獨特,遊客絡繹於途,最高紀錄曾一天有一百四十多部遊覽車到訪,車陣綿延三、四公里,亮眼成績,成為八八風災絕處逢生的最佳典範。

復原後的達娜伊谷吊橋,與溪流構成一幅美麗景象。(記者蔡宗勳攝)

復原後的達娜伊谷吊橋,與溪流構成一幅美麗景象。(記者蔡宗勳攝)

福美吊橋注入鄒族元素,遊客絡繹不絕。(記者蔡宗勳攝)

福美吊橋注入鄒族元素,遊客絡繹不絕。(記者蔡宗勳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