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林靜芸專欄/體會生命無常 認真活在當下

2007/04/08 06:00

文/林靜芸

聽到和死亡有關的故事,都讓人很感傷;對於家屬來說,更是不堪。身為醫師,面對死亡,是一種常態;但也常需要協助處理病家不能接受家人突然撒手的情緒。

其實,死亡就像感冒一樣,是每個人都會碰上的事。我曾到沙烏地阿拉伯服務一段時間,對當地人面對死亡的平靜,印象深刻。病人在醫院死了,他們不會告醫院、怨醫師,只說「一切都是阿拉的旨意」。

這讓我想到一位好朋友的告別式,他是一位知名企業家的兒子,在48歲盛年就因病辭世。像我們這些親朋好友,多半是講些「他是世間少見的好人,相當不捨」之類的話以示哀悼。

沒想到,這位老友生前的一位知己突然發言說:「他書讀得很多,與家人朋友真心相處,他想做的事情都做了,想吃的都吃了,想玩的都玩了,想看的都看了。他的一生勞累,現在是該他休息,準備下一段旅程的時候了!」

做為亡者的朋友,對這席特別的追悼詞,我聽了很是同意。沒想到白髮送黑髮的朋友雙親,卻怒目相視,非常不諒解。

我們不能接受死亡,所以路倒申請國賠,上班猝死申請積勞成疾!有人意外過逝,就覺得該有人負責。其實,現代醫學雖然昌明,我們對生命的了解恐怕才1%,還有99%是不明白的。

所以希望有一天,當我必須揮別世界時,我的好友也會在我的告別式中說:「林靜芸!她一生想讀的都讀了,想做的都做了,想看的都看了,想玩的也玩了!現在該是她去休息的時候了。」唯有體會生命無常,才能認真的活在當下吧! (本文作者為台北林靜芸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