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咖啡乾旱「黑豆」損失近8成 申報天然災害救助
咖啡豆出現「黑豆」現象。(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受到乾旱影響,草嶺地區咖啡豆出現「黑豆」現象,損失近8成,雲林縣政府與農糧署、茶改場及古坑鄉公所今天下午會勘,發現狀況確實嚴重,將依照行政程序,向農委會申報天然災害救助。
草嶺地區的咖啡農說,咖啡產銷班第14班有20名班員,咖啡園幾乎都在草嶺地區,今年年初幾乎沒降雨,天氣乾旱,但1到3月採收的咖啡果實看來都是好的,經脫皮、脫殼後,竟有5成以上咖啡豆是不好的,而且都是「黑豆」,壞掉的比率很高,他們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形。果農舉例,以往一次咖啡豆可收兩噸重,但這一次只能收500公斤,而其中有一半是「黑豆」,真正能作為商品的豆子,可能只剩2成。
農業處長魏勝德說,雲林縣咖啡種植面積約有60公頃,其中有56公頃在古坑,這次傳出災情的草嶺約占12.5公頃,就實勘結果,確實出現咖啡果表面很漂亮,但咖啡豆不飽和的現象。
茶改場助理研究員王翁豪也說,咖啡果在發育時,如果遇到雨水不足,會造成裡頭的咖啡籽「萎縮」發育不良,白話叫做「胎死腹中」。
副縣長謝淑亞說,極端氣候因素,常造成農業傷害,其次,會勘確實發現草嶺地區過半的咖啡豆確實有「黑子」現象,應該是天氣乾旱所導致的「延遲性傷害」,經四方認定後, 希望比照之前其他因乾旱受損的農作物,納入天然災害補助對象。
疑受久未降雨的延遲性傷害影響,草嶺咖啡豆出現「萎縮」發育不良。(記者詹士弘攝)
疑受久未降雨的延遲性傷害影響,草嶺咖啡豆出現「黑豆」現象。(記者詹士弘攝)
疑受久未降雨的延遲性傷害影響,草嶺咖啡豆出現「黑豆」現象。(記者詹士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