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山大學攜國中小生 用漫畫轉譯高雄故事

學生在漫畫師的帶領下,將前鎮的地方特色變成漫畫主角,並畫出屬於在地的故事。(中山大學提供)

學生在漫畫師的帶領下,將前鎮的地方特色變成漫畫主角,並畫出屬於在地的故事。(中山大學提供)

2022/08/30 11:27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USR計畫團隊以漫畫做為文化轉譯工具,攜手金漫獎作者陳小雅「有橋漫畫工作室」,規劃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這夏畫/話很多 2.0」,以及15所國中小共22位學生,以高雄舊港新灣出發,創造花枝人、芋頭姊、香蕉哥等可愛人物,轉譯屬於高雄的故事。

這場專屬青少年的漫畫工作坊,參加學員來自前鎮區或鄰近行政區等15所國中小學,學員先發想前鎮特色,包括輕軌、捷運、85大樓、圖書館與古蹟等建築物及硬體建設,在農漁產品上,則有花枝、花枝丸、芋頭與香蕉等,從線條、色彩到故事起承轉合,循序漸進轉化高雄物產與特色,更將圖書館和古蹟擬人化。

積極投入漫畫教學推廣的有橋漫畫工作室,特別推派2位師資南下教學,負責人陳小雅說,希望孩子在自己的家鄉、不用跑太遠,就可以有很好的漫畫課程可以上。

漫畫為「教育知識在地化與實踐場域全球化」USR計畫團隊使用的六大轉譯工具之一。計畫主持人、西灣學院院長王宏仁表示,2019、2020年都曾舉辦類似活動,今年除了是延續計畫精神,邀請專業師資授課,也更細緻地針對青少年設計課程,由大學端攜手國中小,持續挖掘、探索地方知識,也讓地方知識的學習與體驗更豐富有趣,深化地方學。

本次學員各來自興仁國中、福誠國中、五甲國中、翠屏國中、前鎮國小、紅毛港國小、鎮昌國小、楠陽國小、陽光國小、大東國小、五權國小、明正國小、內惟國小、漢民國小、東光國小等校。

高市22名青少年參與漫畫工作坊的學習過程。(中山大學提供)

高市22名青少年參與漫畫工作坊的學習過程。(中山大學提供)

前鎮漁港特產的花枝,化身成漫畫人物。(中山大學提供)

前鎮漁港特產的花枝,化身成漫畫人物。(中山大學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