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迪化二0七博物館推特展「醃漬-封存美味」可免費參觀

「醃漬-封存美味」特展現場。(記者楊心慧翻攝)

「醃漬-封存美味」特展現場。(記者楊心慧翻攝)

2021/11/27 14:50

〔記者楊心慧/台北報導〕迪化二0七博物館以推廣台灣常民生活文化與老房子再利用為理念,推出「醃漬-封存美味」特展,從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醃漬物談起,「醃漬」有著先人的智慧,經由調味料如鹽、糖、醋、油、醬油等,讓食物得以保存,增添新風味,展場中展出各種百年來與醃漬相關的器物,呈現早年市井生活樣貌。

「醃漬-封存美味」特展內,包含由新竹關西(舊地名:鹹菜甕)的收藏家葉國平先生提供,每種大小不同的陶甕,各有獨特之處,如防止老鼠偷吃油的油甕、發酵紅麴的紅麴甕、醃菜用的菜甕、以及保存醃漬物的保存甕等,從陶甕的口徑與構造,可分辨其不同的特殊功能,展場內更設置互動區,讓大小朋友看完醃漬展覽後,可以更了解生活中的常見食材及醃漬品的重要性。

迪化二0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表示,醃漬美食,現代已是餐桌上點綴的菜色之一,過去先人透過醃漬保存食物,季節更替時取出食用,醃漬把食物壽命延長及再利用,如同現在環保的概念。

陳國慈舉例,法國的油封鴨就是為收藏冬季時食用,冬季盛產白蘿蔔,農家會將剩下的蘿蔔製成菜脯,蘿蔔葉曬成梅乾菜,作為儲備糧使用;家裡平常較少直接烹煮的高麗菜心,也可以用來製成醃菜心,讓食材得到充分的運用。

陳國慈表示,過去許多國家因物資取得容易,養成浪費食物的習慣,根據今年七月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英國連鎖超市龍頭特易購的發表報告,全球每年約有25億噸糧食,是在未食用的情況下就被丟棄,期盼透過醃漬展來提醒大眾吃不完別浪費,換個方式讓食物得到充分的運用,一起珍惜食物。

特展顧問台灣主婦聯盟台中基金會許秀嬌表示,沒有電沒有冰箱的年代,醃漬物是祖先的智慧,也是惜食惜農的最佳表現,不僅能延長食物的保存,更能增加食物不同的風味,推薦大家可購買當季在地的食材,降低糧食旅程碳排放,挑選當季新鮮醜蔬果,冰箱不是萬能的保存箱,要定期清理,好食物當好好珍惜。

「醃漬-封存美味」特展免費參觀,展期目前已開始至2022年4月5日,展覽期間共有三場推廣活動,由許秀嬌帶領「冬藏醃漬DIY活動」、林邦文主講「食物力量大講座」以及黃靖雅分享「遇見發酵食」。

民眾看展。(記者楊心慧翻攝)

民眾看展。(記者楊心慧翻攝)

現場醃蘿蔔示範。(記者楊心慧翻攝)

現場醃蘿蔔示範。(記者楊心慧翻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