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桃園大漢溪左岸9公頃新生地 市府:將先聽住民意見再規劃

崁津部落主要來自花東一帶的阿美族人,落腳於大漢溪沿岸搭屋居住、墾殖耕作至今已近40年。(記者李容萍攝)

崁津部落主要來自花東一帶的阿美族人,落腳於大漢溪沿岸搭屋居住、墾殖耕作至今已近40年。(記者李容萍攝)

2021/11/11 00:10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的崁津部落位於大漢溪左岸河階低地,海拔僅90公尺左右,沿線河岸無堤防保護,每當颱風豪雨來襲,住民須預防性撤離家園,市府攜手水利署合作解決水患,去年4月完成堤防新建、排水箱涵、水防道路及聯外道路等工程;水利署也重新檢討河川區域,今年6月將大漢溪順水左岸大溪瑞安段922地號約9公頃土地解編為新生地利用,對此,區內既有4戶承租農耕戶及崁津部落38戶、近百位住民人心惶惶,除請命續租,也希望還能保有現有生活場域。

原來,大漢溪順水左岸這9公頃土地劃出前為未登錄地,屬國有土地,由第十河川局委託市府水務局代管,在堤防等工程進行期間,水務局公告原有種植申請依規定廢止並退還保證金;區內土地今年6月登記為市有土地,後續由原住民族行政局規劃管理,因為這些漢民族耕地、住家在這範圍內,他非常擔心土地被市府收回,市議員陳治文陸續接獲承租農戶和住民陳情,今(10)日邀集水務局、原民局到場釐清相關疑義。

桃園市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崁津部落住民主要來自花東一帶的阿美族人,為生計離開原鄉土地至北部都市謀生,落腳於大漢溪沿岸搭屋居住、墾殖耕作至今已近40年,過往部落面臨違章聚落等居住權議題,市府近10年來陸續完成供水、通電及淨水設備等民生基礎設施,並提供門牌編釘,保障族人戶籍權益;2018年2月監察院調查點名崁津部落地勢低窪易淹水問題,應盡快擬定對策,市府順勢向水利署爭取將部落劃出行水區外,以利後續解決公共設施缺乏問題。

林日龍強調,原民局承接土地管理單位後,先期規劃將以「不分原漢、族群融合與共榮」的原則辦理,近期安排訪談及召開公開說明會,傾聽在地住民的聲音,經在地充分表達意見且凝聚共識後,方會據以進行土地規劃,以打造嶄新的崁津風貌,提升公有土地的使用價值及土地合法使用,以及共同擘劃大嵙崁整體營造藍圖為目標。

市議員陳治文(中)邀集水務局、原民局到場和承租農戶和崁津部落住民說明規劃目標。(記者李容萍攝)

市議員陳治文(中)邀集水務局、原民局到場和承租農戶和崁津部落住民說明規劃目標。(記者李容萍攝)

大漢溪左岸去年4月完成堤防新建、排水箱涵、水防道路及聯外道路等工程。(記者李容萍攝)

大漢溪左岸去年4月完成堤防新建、排水箱涵、水防道路及聯外道路等工程。(記者李容萍攝)

水務局空拍圖展示大漢溪順水左岸土地(右側聚落)約9公頃土地劃出河川區,由市府原民局接手管理。(記者李容萍翻攝)(記者李容萍攝)

水務局空拍圖展示大漢溪順水左岸土地(右側聚落)約9公頃土地劃出河川區,由市府原民局接手管理。(記者李容萍翻攝)(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