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會了百年! 石製豬槽原來是史前「石梯」
2019/12/17 15:54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史前人類住樓房?台灣史前館典藏了12座史前「石梯」,過去曾被稱為「石槽」,甚至認為是史前人類的養豬槽,但經助理研究員葉長庚驗證,定論為石梯。不過,他強調只能說史前住居有高低落差,不能說住樓房。
史前館典藏室有12座完整或破碎的史前石梯,為一體成型的格狀凹槽,多呈3階式,長度從1米到1米2不等,為2000多年前的卑南遺址等地出土的文物。
葉長庚說,早在日治時期開始,就有學者發現石梯,但在文獻上稱為「石槽」,不過,「石槽」是根據它的材質及形狀所稱的名詞,並不指涉用途,就像史前有「石輪」,但它並不是石頭做的輪子。
葉長庚說,從凹槽的斜角,及中央與邊邊的粗糙與光滑度不一等跡象來看,石梯均符合人類使用梯子的行為模式,所以,他已發表論文,確定它們的用途是階梯。
他強調,石梯不代表史前人類住樓房或洋房,只要建築結構有高低落差,就可以使用石梯來爬上爬下。為何不用更簡便的木梯?因為材質愈難取得,愈能彰顯主人的社會地位,這些巨石都不是卑南遺址的自然產物,必須請人到很遠的地方搬運,主人要有足夠的資源,才能請人做這些事。
他說,石梯可能因造形,在不是很深入的研究下,用途被推論是養豬,也有可能在二度使用時,因為槽狀而被當作現成的豬槽,甚至被用來替代石板棺的上蓋,但原始用途仍是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