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CA不代表死亡 線上CPR增加生還機率
台中市消防局今日舉辦「105年提昇OHCA康復出院率研討會」。(消防局提供)
〔記者何宗翰/南屯報導〕「OHCA」是到醫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醫療術語,如何增加病患被救回的機率,是消防及醫護人員最重要的使命,台中市消防局今日舉辦「105年提升OHCA康復出院率研討會」,邀請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醫師分享經驗,中部五縣市的救護人員針對「OHCA」案件的救護處置,討論心得意見。
「OHCA」原稱DOA (Dead on arrival,到院前死亡),但因為大部分病人可經由CPR恢復生命跡象,打破了「死亡」這個不可復生的標籤,所以現在改稱為「OHCA(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到院前心臟停止)」,單指心肺功能停止,醫護人員有機會透過進行心肺復甦術、輸血等急救手段,讓病人回復生命。
研討會邀請林口長庚醫院醫師許博富,分享桃園市執行OHCA康復出院率倍增的經驗及成果,並由基隆長庚醫院醫師黃建雄,講授緊急救護品質管控執行現況介紹,希望讓救護人員對「OHCA」案件的救護規劃及處置,有不同的想法,增加康復率。
消防局救護科表示,研討會著重在線上CPR的指導,民眾報案時若發現身邊患者已經沒有正常呼吸或意識了,會由勤務中心的派遣員直接做線上的CPR教學,可以增加OHCA患者生還的機率;目前消防署正向各縣市積極推動指導教育,目前桃園OHCA患者有5%的存活率,比台中目前的1.9%高很多,因此借重長庚醫師的經驗做分享。
除了台中市消防局,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消防局,也都派員共同探討救護派遣、教育訓練、品管監控及高救術運用等議題,期待建立完整城市醫療網與救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