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騾為何無生育能力 中研院解密

2008/12/16 13:30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不同種的馬跟驢交配的騾,為何沒有生育能力?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呂俊毅率領的研究團隊,以酵母菌的基因為研究對象,解開不同物種之間,即使可以交配,卻無法再繁殖的演化密碼。

中研院指出,這篇論文於十二月十二日發表在「細胞」期刊(Cell),甚受國際矚目。該期刊專業影響指數高達二十九點八八,是生物學術界最頂尖的期刊,在台灣本土的獨立研究中,目前僅兩篇論文曾刊登於此。

科學界有界、門、綱、目、科、屬的生物分類,「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同「種」之間的個體可以交配繁殖,不同「種」之間的個體,即使交配生產,子代也無法繼續繁殖。

呂俊毅指出,早在八十年前,兩位演化學大師Dobzhansky與Muller即提出假說認為,可能因為兩個「種」的特定基因不相容所致。在雜交的子代中,原本兩個需要互動的基因,因為分別來自不同「種」,所以無法互動,就好像「種A」的鑰匙打不開「種B」的鎖。

多年來,全球學者企圖揭開兩個「種」之間不相容的「種化」秘密。此次呂俊毅研究團隊就是利用可大量、快速繁殖的酵母菌,清楚完整地呈現出「種化」的機制,大幅補充先前理論的空白處。

呂俊毅說,團隊利用兩種相近但雜交子代卻不孕的酵母菌,透過系統性篩選不相容基因的方式,找到關鍵性的一對基因。其中一個基因(AEP2)在細胞核中,另一個基因(OLI1)位在粒線體中。兩個基因必須來自同種,才能配合運作。

研究團隊同時發現AEP2基因可以控制OLI1基因的轉譯,清楚呈現這一對基因互相配合運作的過程。這是在酵母菌中找到的第一對「種化」基因,也是到目前為止有關種化基因所作的最完整研究。

呂俊毅表示,兩個酵母菌種分別偏好有氧呼吸及無氧呼吸(發酵)。因粒線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工廠,其發現的種化基因正是跟粒線體的功能有關,顯示可能在演化上為了適應不同的營養環境,而偏向不同的代謝方式,導致了兩個種的分離。

呂俊毅是就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時,加入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枝乾教授實驗室研究玉米的跳躍基因,開始接觸基因演化。另赴美進入耶魯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研究酵母菌的減數分裂的分子機制,其博士論文即發表在「細胞」期刊。前年返回中研院任職,短短兩年,就有此研究成果,相當難得。

論文另有兩位第一作者,分別是呂俊毅指導的陽明大學基因體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周睿鈺,及實驗室研究助理李信毅。相關作者還有同一實驗室的張立理、張乃心與楊士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