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輩防疫焦慮 建議1問2應3就醫

2022/08/26 05:30

▲深呼吸、做瑜伽或冥想等放鬆練習有助於紓解壓力;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王品洋

近日,70歲的盧奶奶由兒子陪伴進入我的診間,兒子告訴我說,他的母親從今年這波COVID-19疫情以來,總是擔心這擔心那,莫名的焦慮,晚上也睡不著,想帶她出門卻擔心新型變種病毒的感染,在家渾身不對勁,整天關注變種病毒的新聞,盧奶奶擔憂地詢問我:「我要是出門被感染怎麼辦?」

疫情趨緩後,層出不窮的變種病毒仍在每日報導中隨處可見,部分長輩對此反應出現過度焦慮、易怒,甚至憂鬱的情緒。此時,建議可採用「一問、二應、三就醫」的原則。

●一問:指的是主動詢問長輩在情緒上的困擾,積極傾聽和觀察困擾所帶來長輩生活上的變化。

●二應:指的是給予情緒適當回應。經歷過疫情衝擊,導致長輩不願意外出社交,間接地增加長輩的孤獨感和負面的情緒,此時家人的陪伴與支持,協助長者恢復疫情前的生活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三就醫:如經過以上嘗試,長者仍持續有情緒的困擾則建議帶至身心科或精神科就醫。另外,老年情緒困擾也可能是失智症早期的症狀,及早就醫可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家人陪伴 維持長輩心理健康

面對疫情侵襲,長輩一直是高危險群,內心往往在對染疫的擔憂與想恢復原本日常生活間擺盪。在這「後疫情時代」,長輩的心理健康維持更需要家人陪伴一起度過。

◎筆者建議:

●減少或停止閱讀、觀看和收聽有關疫情的新聞,因為反覆接觸會導致壓力和焦慮。

●了解在不可預測的情況下感到壓力和恐懼情緒是正常的情況。

●每天持續放鬆練習,如深呼吸,伸展身體,做瑜伽或冥想會更有幫助。當然慢性病的控制,以及人際關係的維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盧奶奶後來也在上述的生活調適合併藥物治療後,終於能放下擔憂踏出家門,重新享受後疫情生活!

(作者為恩主公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