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從行刑式槍擊4死1傷案談起》認識反社會人格障礙症

2022/08/13 05:30

醫師提醒,萬一和具有「反社會人格特質」的人發生衝突,切勿「硬碰硬」;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陳紹祖

在討論社會新聞時,朋友表示難以相信8年前的一場無罪判決的司法訴訟會造成4死1傷槍擊案。法醫高大成醫師也認為,恐怕有其他利益糾葛,以致遭到行刑式槍決。這個案件目前已經進入司法階段,自然不宜對於李嫌犯案原因加以揣測。不過確實有些人對於過往的糾紛耿耿於懷,睚眥必報。

精神醫學中有一類疾病稱為「人格障礙」,其中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更是鼎鼎大名。形成這樣性格跟遺傳和成長歷程都有密切關係。研究指出,患者單胺氧化酶A活性太低,導致攻擊行為增加。

15歲起顯露 患病率24-44歲高峰

在生活環境方面,早年曾被不當對待(虐待、忽視或霸淩)是很重要的危險因子。終生患病率在男性中為2%至4%,在女性中為0.5%至1%。患病率在24-44歲人群中達到高峰。

逾18歲、符合3項特徵就符合診斷

反社會人格特質自15歲就開始顯露,經常漠視和侵犯他人權益。

◎常見的表現包括:

●不遵從社會規範和法律

●為個人利益或樂趣而欺騙他人

●衝動欠規劃

●易怒、具攻擊性

●不在意自身及他人安危

●工作不負責任、無信用

●對造成他人傷害無動於衷

以上特徵只要3項以上,且年齡超過18歲,就可能符合反社會人格障礙症的診斷標準。

從小父母虐待、同儕霸淩和生活挫折,讓原本有這種體質的人可能發展出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成長過程中,旁觀者冷漠無視,甚至落井下石,讓患者覺得整個社會都對不起他們,因此衍生出類似鄭捷或國外校園槍擊案的無差別殺人報復。

反社會人格者無視社會規範和法律,但是有自己的一套正義原則(或稱為江湖道義)。李嫌殺害當年在法庭上指證他攻擊洪課長的同事,但是放過當年未直接指証他的劉廠長,讓很多人看不懂為什麼。其實這突顯出他自己認定的正義法則,但其實這套標準根本無視社會道德觀和法律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懷疑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應該盡量保持距離,避免不必要摩擦。被欺騙而淪為犧牲品很常見,防備之心不可無。

談話中的同理心是很必要的,例如:面對被開除的員工,應該強調是大環境因素,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請對方體諒我們的困難,不要去細數其過往錯誤。過於直接的批評,往往挑動情緒,誘發衝動攻擊。

若衝突 速離開切勿「硬碰硬」

萬一真的發生肢體衝突,最上策是迅速離開現場,其次是示弱,請求停止,千萬不要想著辯論,試圖以理服人,因為他們的理與你不同。

更不要用「有種你就打啊!」之類的言語進一步刺激對方,看不起對方會讓他們早年被欺負的經驗頓時湧上心頭,完全失去理智。

反社會人格障礙症患者會因為心情低落、酒精濫用或特定原因前來接受短暫精神醫療,但為了改變其人格而尋求治療很罕見。人格的形成是漫長的,目前並無特定藥物或心理治療能迅速改變性格,但有些藥物還是對控制衝動性和緩解憤怒有效。

在藥物協助下,重新學習面對社會和創傷經驗,可以讓患者重塑人格。在這條漫漫長路上,眾多親朋好友無條件的接納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為慈濟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