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脛後肌肌腱失能 「後天性扁平足」就醫要快

2022/06/05 05:30

患者的扁平足及腳跟變形經手術後改善,外側腳踝疼痛症狀也明顯緩解。(照片提供/楊子正)

文/楊子正

一名70多歲男性長期受左側腳踝疼痛困擾。經過他院治療並服用止痛藥後,腳踝疼痛的狀況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明顯,而且足弓漸漸消失,腳後跟出現明顯變形,疼痛的位置也越來越集中在腳踝的外側。

經過影像學及理學檢查,診斷是「脛後肌肌腱失能」造成的後天性扁平足變形,並且導致距骨下關節脫位及嚴重的關節炎。

經過「骨矯正及骨融合手術」,患者的扁平足及腳跟變形的狀況得到大幅改善,外側腳踝疼痛症狀也得到明顯緩解。

後天性扁平足的病人原本擁有正常的足弓形狀,但因為各種原因造成足弓消失,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脛後肌肌腱失能」。

脛後肌是小腿內後側的肌肉,經過足踝內踝,附著於腳掌的內側和掌側。其主要的功能除了提供足踝內翻的力量以外,也是維持足弓形狀的重要構造。因為年紀的關係,脛後肌的血液供應會變差,經過創傷或是逐漸退化的情況下,脛後肌肌腱便漸漸失去功能,足弓的形狀也逐漸消失,因此形成了後天性的扁平足。

後天性扁平足對大多數民眾來說,雖然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其實有很高的盛行率。有症狀的扁平足其實也很常見,只是很容易被忽略或是沒有被診斷。很多病人都會將症狀誤以為是扭傷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而錯失治療的時機。

後天性的扁平足跟年齡有很大關係,中年過後,年輕時沒有扁平足,現在卻出現扁平足,並且伴隨著腳踝疼痛或無力等症狀,建議儘速就醫。

越晚面對 治療方式恐越複雜

後天性的扁平足越晚面對,越可能面臨複雜的治療方式,甚至需要犧牲部分關節的活動度。因此,民眾若有疑似的症狀,應盡早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一起診斷疾病及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作者為中醫大新竹附醫骨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