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甲狀腺癌術後》放射碘治療須隔離 有效治療兼保護親友

2021/10/16 05:30

▲放射師與患者解釋用藥須知;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玉婷、花家名)

文/林玉婷、花家名

50歲的吳先生因健檢意外發現罹患甲狀腺癌,旋即接受甲狀腺手術切除,後續安排放射碘治療,清除殘餘的甲狀腺組織,但因屬於大劑量放射碘治療,必須住進隔離病房,令他相當不解:「不就是吃個藥,有必要這麼大費周章嗎?」

甲狀腺細胞比身體其他細胞能攝取更多「碘」,因此,「放射碘」被臨床醫師作為治療甲狀腺癌的藥物;顧名思義,「放射碘」意即會發出輻射的碘,服用進入體內,被甲狀腺細胞攝取後,會在細胞內持續發出短程輻射,用來消除殘餘的甲狀腺組織和甲狀腺癌細胞,達到治療效果,並減少對甲狀腺周邊正常組織的影響。

◎不適合接受放射碘治療的患者:

●殘餘過多的甲狀腺組織。

●癌細胞型態以放射碘治療效果有限。

●隔離治療時可能潛在威脅生命的嚴重疾病。

●癌細胞已腦部轉移。

●正在懷孕或哺乳的婦女等。

醫師在治療前會先與患者討論治療的合適性及迫切性,以及其他可能的替代性治療選擇,如體外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緩和性治療。

為避免周遭人員受到輻射影響,病患會先入住具備輻射屏障效果的隔離病房,直到身上輻射劑量率低於標準值,才可出院;由於放射碘會經由尿液、唾液、汗液與糞便途徑排出體外,因此,患者即便已達解除隔離的標準,但在身上仍有輻射的情況下,出院後7天內宜進行輻射防護,例如上廁所避免尿液噴濺、選擇個人餐具及衛浴用品等,保護周遭親友。

尿便也有輻射

出院 7天內須獨立衛浴

提醒接受大劑量放射碘治療的民眾,1個月內與小孩和孕婦應保持1公尺以上的距離,生育年齡女性應避免於治療後6個月內懷孕,最好延長至1年以上,以免影響放射碘治療週期,而男性治療後使配偶懷孕則無特別限制。

由於放射碘也會積聚在母乳中傷害幼兒,並使乳房暴露於高強度輻射中,故哺乳女性切勿以母乳哺育此胎幼兒,或服藥後3個月內停止母乳餵哺,才能減少家人朋友受到不必要的輻射暴露。

(作者分別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核子醫學科放射師、輻射防護室放射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