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總覺得身體不適卻查不出病因? 小心「罹病焦慮症」

2024/04/29 20:54

總是擔心自己生病,但做了很多檢查都找不出病因,小心是罹病焦慮症;示意圖。(圖擷取自photoAC)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40歲的許小姐近幾年一直非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三不五時就往診所及醫院跑,頻繁請醫師幫她做各種健康檢查,每次檢查結果都沒有異常,但她還是很擔心自己有潛在疾病沒有被檢查出來,因此每週要到醫院報到好幾次,也看遍醫院各科,甚至焦慮到睡不著覺⋯⋯在朋友的建議下,她到精神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得了「罹病焦慮症」!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楊宇祈指出,罹病焦慮症的患者通常即便沒有明顯的身體症狀,也會確信自己生病了,就算很多醫師都再三說明其未患病,所有檢查的結果也都顯示身體無恙,也無法降低其擔憂,甚至有些患者會在家重複檢查自己的身體是否有異樣,例如照鏡子檢查某些身體部位。

也有人會在網路上頻繁且大量搜尋疾病相關資訊,看了之後又加深了對生病的擔憂,因為患者很容易對健康相關的訊息感到驚慌,例如,看到疾病相關報導、聽到朋友生病的消息,有些人則會因為這種強烈的焦慮而逃避看醫師,或是不適當地避開某些情境(如和生病的朋友見面、運動、去公共場所),這樣又進入了一個反覆擔憂的惡性循環之中,往往最後很可能會打亂生活步調、降低生活品質、影響工作狀況或破壞人際關係。

6狀況 自我檢視是否有罹病焦慮症

●先入為主認為自己已罹患或將要罹患某種嚴重的疾病。

●未出現身體症狀,若有症狀也屬輕微。如果已患有另一疾病或有高風險可能罹患疾病,則擔心的想法是過度的或不成比例的。

●極度擔心自己的健康,易自覺健康狀況有異常。

●出現過度確認自己是否健康的行為(如頻繁就醫、反覆檢查身體),或出現逃避行為(如不去就醫)。

●擔心罹病的狀況已至少有6個月。

●對罹病的擔心無法以另一種精神疾病解釋。

「罹病焦慮症」勿擔憂 精神科或身心科可提供協助

楊宇祈指出,如果有上述的情況,建議可以到精神科或身心科尋求專業協助,針對每一個人不同的狀況,精神及心理健康相關專業人士可以與您討論適合您的治療方法,甚至不同的治療方法之間可以相互配合以促進療效,讓你的擔憂得以緩解,過上更加舒適自在的生活。目前在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法包含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等。

●藥物治療:依循醫囑,適當服藥(如抗憂鬱劑)可以幫助緩解焦慮、穩定情緒。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有許多不同的學派及方法,大多非一次治療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目前臨床上常使用認知行為治療、放鬆訓練等,透過選用合適的心理治療方法,可以協助您抒發感受、調整造成困擾的想法、調適情緒、學習壓力因應方法、放鬆身心等,亦可透過深入治療循序漸進地處理其他個人潛在議題,持續促進心理健康。

舒緩焦慮不適 可以這樣做

●在感到焦慮時,適當轉移注意力至其他活動中。

●充實生活安排,多從事愉悅活動及運動,規律生活作息。

●練習放鬆技巧,如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

●減少重複查找疾病相關資料,少看疾病相關新聞等。

●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適當與可信賴的他人聊天、抒發情緒,或是尋求協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