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旬男表情減少出現「撲克臉」就醫確診帕金森氏症

2023/11/15 15:38

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映藍提醒,中高齡長者若出現嗜睡症狀應及早就醫。(院方提供)

〔記者黃旭磊/台中報導〕太平區69歲游先生退休後保持運動及出門社交習慣,本月感到全身沒力不愛出門,早上刷牙發現臉部表情減少有「撲克臉」徵兆,由家人陪同前往長安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經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罹患早期帕金森氏症,服藥控制避免病情惡化。

游先生經常在社區活動與鄰居打招呼,數週以來,家人發現既使陽光普照也賴床不願出門,吃飯要叫好幾次,拿筷子不穩、走路也晃動,前往長安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掃描及詳細神經理學檢查,查出罹患早期帕金森氏症接受治療。

神經內科醫師林映藍說,問診過程發現游姓患者手腳僵硬不靈活,走路易小碎步有些踏不出去,並伴隨表情減少(俗稱撲克臉)症狀,經腦部掃描查出神經退化為帕金森氏症微兆。

由於患者不會手抖、說話也還正常,家屬向林映藍詢問「帕金森氏症不是會手抖嗎」;醫療團隊答覆指出,動作緩慢、僵硬及顫抖為帕金森氏症三大症狀,而在台灣約有3成早期患者不會表現出手抖症狀。

林映藍強調,帕金森氏症為緩慢發展的神經系統疾病,往往需要數年或甚十年以上追蹤治療才能被診斷,期間生活能力退化常被視為正常年齡退化未及早就醫。

游姓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回診時恢復精神及體力,也願意早起出門到社區附近走路曬太陽,見到鄰居也會打招呼。

醫療團隊指出,中高齡長者若出現嗅覺減退、常做惡夢大叫、長期便秘、情緒起伏不定、倦怠與嗜睡等5大生活習慣驟變,需提高警覺盡早就醫,由神經科醫師評估是否為帕金森氏症發病警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