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預防骨鬆從幼兒做起 營養師揭2種該培養的習慣

2022/11/05 16:24

營養師表示,運動對於形成健康的骨骼非常重要,而適量的有氧運動及重量訓練,對於骨骼密度表現也都是有幫助的;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exels)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家長在考慮孩子的健康時,大多會擔心孩子是否長得高,但不會想到骨骼健康的狀況;對此,營養師薛曉晶表示,若能在兒童時期培養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就有助於預防罹患骨質疏鬆症及骨折的發生,因此她整理了美國NIH骨質疏鬆症中心及其他相關研究,提出對骨骼最重要的2種習慣,分別是適當的營養攝取以及充分的體育活動。

薛曉晶在臉書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發文指出,兒童階段是骨骼生長的重要時期。一般而言,骨骼中的骨密度會在25-30歲之間到達高峰,達到最大強度及密度。而女孩和男孩則分別在18歲及20歲時抵達顛峰骨質量的90%,因此,青少年時期是對骨骼健康投資的最佳時期。

薛曉晶表示,會影響顛峰骨密度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無法改變,像是性別及種族,但另一些因素,如營養及體育活動,卻是可以加強的。她提醒,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及睪丸酮,對於骨質量的增長非常重要,這是因為雌激素能刺激骨質形成,並抑制骨質分解,如果過度減重導致月經異常狀況的女孩,則可能會降低骨密度。

薛曉晶建議,父母在孩童幼年期,可透過適當的營養攝取、充分的體育活動幫助孩子保持骨骼健康。

適當的營養攝取

薛曉晶表示,鈣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其他含有輔助性的維他命及礦物質也十分重要。根據文獻探討認為,優化5-15歲學齡兒童的礦物質營養,可降低晚年導致骨鬆和骨折的骨質流失風險,因此在這個年齡應加強優化骨量需要的飲食,包括鈣、鎂和維生素D等。但若有純素飲食、食物不耐或過敏的兒童,應多注意鈣質及其他礦物質的攝取情況。

薛曉晶指出,根據第8版國人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指出,7-9歲兒童每天鈣質足量攝取量為800mg;10-12歲為每天1000mg。而鈣存在於多種食品中,最常見的來源是牛奶及其他奶製品,1杯240c.c.的牛奶可提供240毫克的鈣,約相當於兒童建議鈣攝入量的1/3,或相當於青少年建議鈣攝入量的1/4。

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1-6歲幼童每天會喝到1.2-1.3杯的鮮奶,到了小學後就減少至0.5杯,使99%學童鈣質攝取不足,因此建議兒童、青少年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每天早晚1杯奶,補充足夠鈣質。

充分的體育活動

薛曉晶表示,運動對於形成健康的骨骼非常重要,適量的有氧運動及重量訓練,對於骨骼密度表現也有幫助,像是步行和跑步運動對於髖關節、體操或上肢舉重對於手臂,都有助增加該部位的骨密度。因此無論是有氧運動像是跑步、跳繩、游泳、騎單車、跳舞、肌力運動如球類運動、拔河、彈力帶,以及骨質強化運動,例如跑步、籃球、跳繩、跳房子等,都能同時達到增強骨質的效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