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吃白肉比較健康? 醫:一味避開紅肉小心貧血纏身

2022/09/25 15:22

醫師提醒,其實許多紅肉尤其是牛肉裡富含許多白肉沒有的珍貴營養素,若一味避開所有紅肉族群,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貧血、免疫失調等情況。(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很多人在挑肉類時常認為,白肉比較健康,紅肉比較不健康,真的是這樣嗎?醫師提醒,其實許多紅肉尤其是牛肉裡富含許多白肉沒有的珍貴營養素,若一味避開所有紅肉族群,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貧血、免疫失調等情況。因此建議不管紅、白肉還是什麼都吃、什麽都不過量,才能夠均衡攝取對於健康與體態是最理想的方式。

蘆洲愛林診所醫師林智葳在臉書專頁「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發文指出,以運動與維持日常生活的功能而言,肌肉纖維主要分為2大類:

紅肌纖維:負責長時間、重複性高、但收縮力較小的活動;例如用來走路的小腿肌群,其特性為耗氧量高、肌紅蛋白多(所以多呈現紅色)。

白肌纖維:負責爆發性、瞬時、收縮力量極大的活動;例如用來大力推舉的胸肌,其特性為無氧耗能、肌紅蛋白少(所以多呈現白色)。

林智葳表示,較簡單的分類法則是有四支腳的通常為紅肉 、而兩支腳或無腳的(海鮮類)通常為白肉;常見紅肉範例為牛肉、豬肉、羊肉等,而常見的白肉的範例為雞肉、火雞肉、底棲型魚類、鴨肉等。

至於海鮮,林智葳強調,海鮮尤其是魚類比較複雜,主要分為底棲或洄游族群,以常見的洄游性魚類如鮪魚、沙丁魚、鯖魚、秋刀魚等來看,因為魚種本身會隨季節變換而進行長程洄游,因此其肉質偏耐力紅肌,是屬於紅肉;而底棲型魚類如比目魚、鯛魚、鯊魚與旗魚等則屬於白肉。

林智葳進一步說,但也有例外族群,不是看起來紅色就是紅肉,白色就是白肉;像是常見的鮭魚因其白肌纖維比例較高,所以分類上屬於白肉(呈現紅色是因為鮭魚攝食的甲殼類含蝦紅素,雖然鮭魚本身也是屬於洄游性魚類);雞胸部位屬於白肉,但雞腿部位則以紅肉纖維居多(長時間耐力肌群),因此部位不同也有差異。

紅肉並非一無是處 白肉與魚肉並非毫無缺點

林智葳表示,如果稍微看些報導或健康指引,大多都會不斷強調要大家少吃紅肉、多攝取白肉以避免身體發炎與相關心血管風險,紅肉甚至被國際癌症協會列為2A級致癌物;但其實許多紅肉尤其是牛肉裡富含許多白肉沒有的珍貴營養素,如鐵質、維生素B12、鋅以及肉鹼(幫助代謝脂肪)等。一味避開所有紅肉族群,長期下來也有可能導致貧血、免疫失調等情況。

另外,各式家禽如雞肉、鴨肉和大部分的底棲型魚類等白肉族群都有纖維較好消化、飽和脂肪較低的優點;以雞胸肉為例,每單位含有的蛋白質極高又幾近不含脂肪與碳水,對於健身尤其在減脂的人而言根本是飲食尤物;尤其魚肉更含有對心血管有利的不飽和脂肪酸與稀有元素砷、硒 ,但缺乏紅肉擁有的那些微量營養素;有些深海大型魚類也有重金屬累積的問題要考慮。

均衡攝取不過量是重點

林智葳提醒,紅肉不見得絕對不好,白肉也不見得完美健康,建議還是什麼都吃、什麽都不過量,能夠各方紅白肉都均衡攝取對於健康與體態是最理想的方式;按各項目排序各種肉類依序為:

好消化程度:魚肉>家禽類白肉>紅肉。

微量營養素含量:紅肉(鐵、鋅、B12)>魚肉(硒)>家禽類白肉。

飽和脂肪酸含量:紅肉(較不利心血管)>魚肉>家禽類白肉。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魚肉>紅肉與家禽類白肉。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