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每年36萬人診斷心臟衰竭 三總用心室輔助器幫續命等移植

2022/09/08 13:47

三總今舉辦「心室輔助器治療急性心臟衰竭成果報告暨患者分享」見證記者會。(記者董冠怡攝)

〔記者董冠怡/台北報導〕心臟疾病為去年國人10大死亡原因第2。國內每年有36萬人被診斷有心臟衰竭,其中近2萬人可能發展成末期心臟衰竭,進一步需要接受心室輔助器或心臟移植。三軍總醫院今舉辦見證記者會,除了報告院內使用短效型心室輔助器的成果與現況,也邀請患者們現身說法,敘述如何透過植入心室輔助器延續生命,幸運等到合適心臟移植的成功經驗,同時宣布心室輔助器亞太卓越中心正式啟用。

心室輔助器宛如幫浦一樣,幫忙分擔心臟的工作,也可為病患及醫師爭取更多有效的時間,其中區分為短效型(Temporary VAD)與長效型(Durable VAD)。短效型能協助急性心臟衰竭病患橋接到移植,或是橋接到恢復;長效型則是可作為末期心臟衰竭終點治療的選擇。

三總院長王智弘表示,台灣等待心臟移植的平均時間為1-1.5年,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統計,等待心臟移植的人數每年約有200人。急性心因性休克患者若不接受心臟移植或進一步治療,死亡率將近100%。為了讓患者獲得最適切治療,三總致力於使用心室輔助器作為治療上的強大武器,經過多年發展,術後存活率非常高、安全性也得到醫界肯定,可說是除了心臟移植以外,對末期心臟衰竭者有利的治療選項。

外科部主任蔡宜廷指出,在沒有心室輔助器以前,當急性心臟衰竭、藥物也幫不上忙時,唯一的路是趕緊找尋有無合適的捐贈者,緊急進行心臟移植,但成效並不是很好,若能將心室輔助器當作橋接心臟移植,即在非常緊急的時刻,先用心室輔助器穩定病人狀況,仔細評估後再來移植心臟,存活率具有明顯差異,這也是心室輔助器扮演的角色。

陳大哥現身分享兩度植入短效型心室輔助器,以及做心臟移植的故事。(記者董冠怡攝)

患者陳大哥前後裝了2次短效型心室輔助器,並兩度接受心臟移植。他說,108年因心血管疾病造成心肺衰竭,得做心臟移植,歷經124天後,終於等到捐贈者的心臟,過程中就靠心室輔助器延續生命,而且還移植2次。他也藉此鼓勵目前正在等待換心的病人,同時感謝醫護團隊、捐贈者及其家屬,讓他得以活下去。

林大哥現身分享植入短效型心室輔助器至成功移植心臟續命的心得。(記者董冠怡攝)

另名患者林大哥則是出現猛爆型的心肌炎,原本在其他醫院接受葉克膜治療與急救,而後轉送至三總。他憶述,當時三總團隊評估狀況覺得不行,因此幫他裝上心室輔助器,很幸運地,大概等了1個多月,就等到了換心的機會,也感謝醫療團隊與捐贈者的大愛。心臟外科醫師楊翔宇補充,林大哥來的時候不是很清醒,裝上心室輔助器後2、3天就慢慢甦醒,也成功配對移植心臟,至今恢復得不錯。

此外,蔡宜廷提到,在亞洲地區,台灣使用短效型心室輔助器的經驗是「一枝獨秀」,並以三總經驗為例,100多名裝設短效型心室輔助器的患者,1年存活率約為40%,最後有一部分橋接到心臟移植,亦有一部分是心臟功能恢復並移除,「兩個族群來看,2年存活率都有75%以上」,成果豐碩,吸引國外醫療團隊取經,希望能安排訓練課程、協助經驗轉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