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熱昏了! 皮膚濕冷還是乾燙差很大 4種熱傷害症狀一次看

2022/07/25 14:00

醫師提醒,當身體有不舒服的反應,應立刻至陰涼通風處躺著休息,並補充足夠的水份、電解質或含鹽冷水;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5日)受熱帶大陸氣團乾熱空氣影響,各地仍極酷熱,面對悶熱的天氣,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敬睿表示,熱傷害可分為4等級,其中熱昏厥體溫正常、皮膚濕冷,通常休息後會自行恢復,但中暑皮膚則會呈現乾、燙,體溫超過40度、意識不清等症狀,若不儘速處理恐致死。

陳敬睿在臉書專頁「家醫科 陳敬睿醫師」發文指出,平常掛嘴邊的「快中暑了!」其實應該稱作「熱傷害」,而熱傷害是指環境太熱,或太悶引起的身體不適,依症狀可再分成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

熱痙攣

熱痙攣在高溫、濕熱的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因流汗過多又沒有補充電解質溶液,造成體內電解值不平衡,導致肌肉抽筋的感覺。症狀可能持續1至3分鐘,容易發生於大腿、小腿和手臂。

熱昏厥

熱昏厥常出現在學校朝會站太久,或軍隊長時間訓練的時候。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會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而忽然昏倒的暫時性暈厥。此時身體的體溫正常皮膚濕冷、脈搏加快、有姿勢性低血壓,休息一陣通常會自行恢復。

熱衰竭

熱衰竭則是因流汗過多、沒有充分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而導致的血液循環衰竭。常發生於對路跑過程中鹽分、水分和營養的補充還不夠熟悉的新手馬拉松跑者。症狀有大量出汗、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臉色蒼白等,此時身體的體溫會上升,應儘快至陰涼處休息,並喝含鹽冷水或電解質水,否則很容易失去知覺,演變成中暑。

中暑

中暑通常是因為熱衰竭沒有及時發現,而造成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若皮膚無法散熱而呈現乾、燙、潮紅的狀態,會出現意識不清、體溫超過40度等症狀,若不儘速處理,會造成中樞神經異常的狀況,而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等致命的併發症,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至80%。

陳敬睿提醒,不論是哪種熱傷害,在炎炎夏日,當身體有不舒服的反應,應立刻至陰涼通風處躺著休息,補充足夠的水份、電解質或含鹽冷水,但若體溫已經超過40度,且開始有意識不清的症狀,一定要立即送醫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