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戰+監控 中國9月發台灣人居住證
陸委會提醒有意赴中國就業或就學的台灣民眾,「居住證」可能產生監控風險。(資料照)
證號18碼、製作標準都與中國身分證相同 陸委會籲注意風險
〔記者鍾麗華/綜合報導〕中國九月起將正式實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台灣居民居住證採十八碼,與中國身分證相同,用於在中國的「證明身分」。陸委會昨警示,這些都是陸方持續推動對台統戰措施的一貫做法。陸方近年加強全民監控技術,而居住證採用與身分證相同技術標準製作,居住證對有意赴中國大陸就業或就學的台灣民眾,可能產生一定風險,民眾應多加注意。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九月一日生效,中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解釋,居住證與台胞證最大不同是,台胞證是台灣同胞來往大陸的旅行證件,居住證是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身分證件,不能用於出入大陸。
龍明彪解釋,居住證採用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製作技術標準,使用十八位身分證號碼,確保中國大陸社會公共服務系統識讀身分證的設備都能識讀,讓台灣人民獲得與大陸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務與便利。
龍明彪指出,台灣民眾申領居住證不需要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戶籍,台灣居民只要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者,都可以申領。
同等待遇統戰 建檔進行監控
不過,陸委會說,陸方目前是核發「暫住證」給台灣民眾,陸方宣稱將給予持有「居住證」的台港澳民眾參加社會保險、勞動就業等權利或享受公共服務和便利措施,這是同等待遇統戰措施之一環。惟有關「暫住證」與「居住證」之區別,以及申領「居住證」與在陸設籍有無實質差異,將待具體辦法公布後進一步瞭解。
陸委會強調,中國大陸政府近年建置「天網」工程,監控攝影機遍佈城市,以掌控城市中的人車蹤跡;透過監控系統,中國大陸官方恐已握有超過十億人的臉部辨識紀錄,一旦發現秩序挑戰者,即啟動監控與追尋裝置,透過自動人臉識別技術記錄違規行為,並與「社會信用體系」結合,全面對民眾進行監控。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鄭振清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陸方對「統一」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政治形勢上的,一種是人民生活。居住證則是把「統一之後的公共政策挪到統一之前來實施」,雖不等於「政治統一」,但兩岸民眾可以透過居住證平台自由往來,目的就是推進「人民生活實質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