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聚焦女性視角!TIDF回探90年代台灣女性私電影

〔記者許世穎/台北報導〕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台灣切片」,今年以「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為題,關注在主流敘事傳統下曾被壓抑、忽略的女性視角,選映作品皆自個人生命故事出發,聚焦身體、情慾、家庭關係與成長經驗,深刻描繪女性所面對的真實世界,更顯影出結構加諸在女性身上的種種框架。

黃惠偵的著名作品《日常對話》,展現了另一種疏離的母女關係。(TIDF提供)

1990年代,隨著拍攝器材日益簡便、學院開設相關系所,台灣開始出現愈來愈多將鏡頭轉向自身或身邊親人的個人紀錄片。本單元以回顧性的視角,精選其中具代表性的13部女性創作,更納入藝術家吳梓安策劃的「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子單元,收錄8部女性實驗電影作品,呈現女性經驗在不同創作形式下的多元展現。

曾文珍的《我的回家作業》(1998),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在親暱的閒談互動間,呈現母親的居家日常與成長記憶,自女性視角審視家庭關係。而黃惠偵的著名作品《日常對話》(2016)則展現了另一種疏離的母女關係,導演藉由拍攝試圖開啟對話、重新理解母親,揭示家庭傷痕的同時,亦碰觸老年同志、家暴等複雜議題。

《雜菜記》(2003)與《黑晝記》(2008),則是許慧如拍攝父親的系列作品。導演自小母親離世,與父親相依為命、關係緊密,前作以貼近的鏡頭凝視父親平淡的生活碎片,父女互動乍看生疏,卻隱含著無盡牽絆;續作記錄父親罹癌後,與女兒一同經歷種種治療的艱辛日子,以白描手法細述生命不能承受之殤。溫柔而感性的視角貫穿兩作,餘味綿長且動人。

《The River》以自拍、投影、留存羊水沖底片等各式影像實驗,描繪懷孕至分娩過程所感受到的身心變化與痛楚。(TIDF提供)

除了原生家庭外,創作者也將鏡頭對準自己的跨國婚戀關係。吳淑然以《月亮之旅》(2005)拍攝自己和尼泊爾男友的戀曲,敘述女人由親密關係開始、維繫到幻滅,最後重新找回自己的過程,反思女性主體在愛情關係中的角力。蕭美玲《雲的那端》(2007) 拍攝台法混血女兒,透過她的視角觀看總在視訊螢幕上出現的法國爸爸,進一步檢視網路科技所鬆動的空間、身分與文化認同等界線。

亦有導演嘗試跳脫傳統家庭的定義,或延伸探討家庭記憶之於己身的關係。陳杏芬的《夢》(1998)與《女兒巢》(2002)即拓寬了家人的定義,前者記錄導演與女友畢業後,實現開店、同居等夢想,到最後不得不分開的過程;後者拍則下自己與妹妹、前女友等四位女性在郊山上共築家庭的日常光影,為多元成家的實踐留下寶貴記錄。陳顗竹的《鄉愁/餘像》(2017),則採取另一種途徑面對家庭關係,解讀個人記憶與家庭影像之間的落差,剖析存在、肉身、記憶及影像與死亡間的關係。

不少創作者選擇審視女性的身體、生理經驗與母職。長期厭惡自己的歪斜下顎,陳婉真以《是你嗎》(2010)記錄自己決心動手術正顎的心路歷程,從自身經驗出發,剖析女性厭惡自己身體、面對外貌焦慮時的糾結心理。江映青的《血日記》(2010)以月經為主題,將平日女性私下交換的隱晦語言搬上檯面,在多位女性的經驗分享中,破解對於月經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許雅婷以自己的懷孕的身體作為創作素材,與丈夫修傑夫合作完成《The River》(2016),以自拍、投影、留存羊水沖底片等各式影像實驗,描繪懷孕至分娩過程所感受到的身心變化與痛楚。周旭薇的《國家大事》(2000)關注的則是女性為人母之後的育兒經驗,透過自己在工作和母職拉扯下的窘態現身說法,穿插訪談與戲劇重演,質疑社會對母職的想像,間接倡議公共托育。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盛大舉行,蒐羅國內外188部精采紀錄片,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單場票券與套票現正熱賣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