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兵看這邊! 救自己也能救他人 簡單戰術救護報你知

2023/12/20 10:47

近期國軍衛訓中心正式建立體系化戰術戰傷救護(TCCC)訓練,能有效大幅降低85%的出血死亡率。圖為美軍進行相關救護訓練情形。(DVIDS)

〔記者吳哲宇/台北報導〕明年首梯一年期義務役男將於1月25日進入陸軍新訓單位服役,海軍也將在明年3月迎接首梯一年期役男。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義務役訓練及教召,國軍除採購各項裝備外,訓練內容也有所調整。雖然尚不清楚新式「震撼教育」等課程,將取代過去哪些單兵戰鬥教練環節,但戰場上的戰傷救護可說是非常重要,在危急時刻不僅可以自保,也能拯救他人性命。

「九線彙報法」快速講述重點 縮短急救時程

目前我國緊急簡易救護領域,已有壯闊台灣、黑熊學院等民間民防推廣組織,教育民眾當危難發生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護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協助第一線的救災人員。對於手上沒有任何醫療裝備的普通人,則可採「九線彙報法」應對。

當人們碰上事故時常因緊張而手足無措,呼叫醫療人員時往往說不清重點,而耽誤救治時機。「九線彙報法」可讓人在電話之中順利講述重點,以利醫療人員快速判斷。採用此方法時,只需向醫療人員講述你的姓名、聯繫方式、遭遇狀況、傷員數量和重輕傷分類、醫療需求、現場位置、地形特徵、環境是否危險,以及是否有核生化狀況。

戰術戰傷救護 自救互救簡單上手

對於未來可能接受戰傷救護訓練、及配發到單兵醫療包的役男們,在戰場上首重「戰術戰傷救護(TCCC)」。戰術戰傷救護就是將戰術理念和急救知識融合,這是國際軍警單位都會學習的課程,當緊急危難狀況發生時,學會該課程要點不僅能讓你自救,還能有餘力救助他人。

即便在敵火下救護,也要優先將傷患移動到相對安全區域,否則自身可能也會受傷。(DVIDS)

戰術戰傷救護把急救過程分為三階段,第一是敵火下救護,第二是戰術區醫療照護,第三則是戰術後送沿途照護。士兵在戰場上,最容易碰到敵火下救護,由於環境危險,在戰術急救時,要避免在危險區域施救,因為可能導致施救者在內的人員受傷。所以士兵在進行簡易處置、等待專業醫療人員將傷患後送前,要先將傷員從危險區域轉移到相對安全處。

接著,要確認傷員為何受傷並初步判斷傷情,因為判斷傷情時主要依靠目測,是沒有醫學基礎的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技能,檢查傷員身上有無危及生命的出血。而危及生命的出血又分幾種,首先是噴射狀出血;其次是傷員衣服被血浸溼;第三是簡易包紮的繃帶被血浸溼;第四是肢體的離斷;第五是傷員倒地處有血液淤積,以上只要憑目測就能發現。

而傷員可能有多處受傷,最先要處置的就是這些會危及生命的傷口,並依據MARCH原則處置。其中M指的是控制出血、A是管理傷員氣道、R是管理傷員呼吸、C是通過液體來復甦治療傷員、H是保持傷員體溫。

美軍自2005年極力推廣止血訓練,其止血帶已經改良至第7代,可注意圖中的止血帶為附有絞桿的旋壓式止血帶。(DVIDS)

控制出血方面,首重讓傷員止血,若傷員動脈出血,其出血量可能達每分鐘0.8公升,3分鐘左右就會喪命,因此要利用止血帶處置。現代新型的止血帶上會附有旋壓桿,相較橡膠管和卡扣式優點較多,若熟練,15秒即可止血。

使用止血帶採取「高而緊」原則,往四肢根部的高位包紮,緊到末端脈膊消失。(DVIDS)

保命首要在止血

使用止血帶時,應以「高而緊」為使用原則,若傷員四肢受傷,在沒有時間查看傷口位置和剪開傷員衣物情況下,先將止血帶盡量往四肢根部的高位包紮,緊到末端脈搏消失。收緊止血帶的絞棒需置於肢體外側並旋緊,通常旋轉三圈左右後固定,將多餘的止血帶的帶頭收攏。帶頭上附有保險扣和標籤,可在上面記錄處置時間點,以利後續人員判斷,時間超過一小時可能需要解開止血帶。紮止血帶時,也要注意傷員衣物內沒有異物卡住,否則達不到止血效果。

控制傷員出血後,就有更多時間判斷傷口位置,再將傷員衣服剪開,充分暴露傷口後進行包紮。而傷員若持有武器,則要先行解除武裝,因為他們在大量出血下,可能精神不穩而無法正確使用武器。

圖為美軍正在進行止血訓練,注意圖中新型的止血敷料繃帶有個加壓扣。(DVIDS)

包紮目的是防止傷口二次傷害,在進行包紮時,若傷口上有異物附著或穿透,可嘗試對不穩固的異物進行拔除,避免異物對傷員造成二次傷害,若不易拔除異物,則建議與傷口一同固定。在包紮傷口時,現代新型的醫療繃帶有個加壓扣,可對傷口加壓進一步減緩血液流速。

圖中的繃帶有個H型的加壓扣。(DVIDS)

使用新型醫療繃帶包紮時,需將加壓扣向外,繃帶繞圈後穿過加壓扣反折進行加壓,包紮一圈後再一次反折加壓。最後包覆繃帶的二端,防止異物進入繃帶內,檢查包紮平滑、穩定牢固後,便可將傷員進行後送。

骨折固定要領是先固定包紮兩端關節,再包紮骨折處兩端。(DVIDS)

骨折固定也是防止出血

若傷員發生骨折情況,則需要對其部位進行固定,通常是在傷員轉運之前、處理出血之後。骨折固定的要領,要先觸摸測試傷員的動脈,因為骨折通常會刺破血管或神經,影響血液的供應。且夾板固定後,脈搏的狀況要和夾板固定前一樣。

新型的固定板為捲式固定板,攤開後對折即能形成一定強度。若無制式固定板,報紙、海報和多根樹枝也有同樣效果。(DVIDS)

因此,夾板需要適度固定鬆緊,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末端壞死,太鬆則不便傷員轉移。若手上無制式固定板,可使用雜誌或海報等,形成一定的強度進行固定。骨折固定主要是指固定斷骨的上下關節,而固定夾板則是要以繃帶來固定夾板中骨折處的近心端與遠心端二處。固定骨折處後,再從上到下包紮夾板,目的是限制傷員的行動,減小痛苦和二次傷害。

包紮完後將固定板從上至下全部包覆,限制傷員行動,避免二次傷害。(DVIDS)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