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號稱可繞地球好幾年!紐時:俄恐試射「核動力巡弋飛彈」

2023/10/03 16:27

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 「風暴海燕」飛彈渲染圖。(取自俄羅斯國防部網站)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俄國入侵烏克蘭進入第587天,不僅未如預期地以閃電戰模式拿下烏克蘭,甚至傳出多處戰事失利窮途末路的俄羅斯總統普廷是否動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引發外界憂心。根據近期衛星影像和航空數據顯示,俄羅斯可能正在準備測試一款實驗性核動力巡弋飛彈,傳高達數萬公里,甚至可以繞地球好幾年。

《紐約時報》10月2日報導,這型俄羅斯飛彈名叫9M730「風暴海燕」(Burevestnik),北約則稱SSC-X-9「天殞」(Skyfall)。近日俄羅斯偏遠北極地區基地及其附近飛機、車輛活動,與2017年、2018年測試該型飛彈所做的準備工作一致。過去二週,美國偵察機也在該地區被跟蹤,俄國航空警報向飛行員發出警告,以避開附近空域。
2架用於收集飛彈發射數據的俄羅斯飛機,8月初停在發射場以南約100英里處。(取自Planet Labs官網)
今年9月20日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幾輛車,其中一輛帶有拖車,似乎與「風暴海燕」飛彈的尺寸相符。(取自Planet Labs官網)

致力於軍備控制的非營利組織「核威脅倡議」(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一份報告揭示,俄羅斯於2017年至2019年間,進行13次「風暴海燕」飛彈的試驗,但均未成功。據美國官員稱,2019年發射的1枚飛彈在試圖回收時墜毀並爆炸,造成7人死亡。

報告提到,「風暴海燕」飛彈是一種「二次打擊」的戰略武器,旨在俄羅斯所屬目標遭逢第一波核打擊被摧毀後發射。該飛彈可以攜帶常規彈頭,但實務上可能會攜帶核子彈頭,儘管比大多數核武器來得小。專家表示,如果在戰時使用,這種飛彈可能摧毀大型都市地區和軍事目標。

「風暴海燕」核動力巡弋飛彈為普廷政府2018年提出的計畫,與「匕首」(Kinzhal)極音速飛彈齊名,不過研發困難度更高。這款飛彈被認為先由固體燃料引擎發射,然後在飛行途中啟動小型核反應爐,理論上,它可以連續飛行數年並迴避敵人追蹤,然後在衝突爆發時從任何方向打擊敵人。普廷將它形容成「具有無限射程的飛彈」,並且「可以克制現存所有的飛彈防禦系統」。

《紐時》報導,在先前的測試中,這款飛彈均未能飛行到接近設計射程(估計約2萬2530公里)的距離。美國官員評估稱,在俄方最成功的試射過程中,該飛彈僅持續了2分多鐘,僅飛行了約22英里(35.4公里)然後墜入大海。在另一次測試中,飛彈的核反應器未能啟動,導致其墜落到距離發射場僅數公里的地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
載入中